在代表委員的高調問政聲中,在提起無數(shù)個公共議題、留下無數(shù)個經(jīng)典議政瞬間、順利完成各項議程之后,又一年全國兩會落下了帷幕。說實話,作為一個公民,一個納稅人,一個喜歡在公共事務上運用自己理性的人,真不想跟兩會說再見,因為置身于兩會參政議政的場景中,我感到自己更像一個公民,更有納稅人的感覺,更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民主的力量。相信大多數(shù)公眾都與我有著同樣的感受。
當看到有人大代表就住房、醫(yī)療、教育等公共產(chǎn)品的供給問題對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進行批評和詢問時,我們的民主感覺一定很強烈,這種質詢體現(xiàn)了公民對政府的主權關系,主人有權對自己的雇員進行問責;當看到人大代表對政府預算進行審議,對公共財政進行監(jiān)督的時候,我們納稅人的尊嚴感一定被激活了,作為納稅人,我們有權看到政府如何花錢和財政的流向,有權對亂花錢的項目說不;從《勞動合同法》爭議到“中華文化標志城”激辯,當看到一個個議題被逐個提上公共議程的時候,當會內會外熱烈互動,國計民生連著家長里短,我們也才找到了身為一個公民的感覺——公民。公民,首先有權在公共事務上自由地參與討論才叫公民。對兩會上民主與民生合當了主角,德國《時代周報》意味深長地評論說:中國的政治變得十分有趣了。
所以不想跟兩會說再見,是因為我們的這種納稅人感覺,似乎只有在每年兩會十幾天的會期中才能讓人清晰地感覺到,而兩會一結束,一切又似乎都回歸到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希望中國的日常政治也像兩會政治一樣有趣。
兩會作為一種制度在中國日常政治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正如有評論家早就指出的:在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走社會主義道路大前提下,被稱為“兩會”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xié)商會議,前者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社會政治生活的全部內容應當在兩會基礎上展開。因此,兩會既是兩個每年一次的會議,更是兩個制度層面的會議,F(xiàn)在,作為會議的兩會正朝真正“生動活潑”的方向發(fā)展,而作為制度層面的兩會相比較而言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到實處。人大政協(xié)的作用和功能在政治現(xiàn)實中尚需要進一步得到制度性的確立。
期待兩會政治成為中國的日常政治,其實就是使人民代表大會和政治協(xié)商會議不僅是每年3月召開的兩個會議,更要回歸其“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本色,確立其在中國政治中的制度性地位,成為日常政治生活的基礎。
只有當人大和政協(xié)的監(jiān)督職能真正制度化之時,人大代表才不會只當“開會代表”,政協(xié)委員才不會一“閉會”就“失蹤”,人們才會在日常政治中經(jīng)常聽到他們參政議政、質詢政府官員的聲音,每天打開電視就能看到他們監(jiān)督政府的身影——唯有人大和政協(xié)真正在制度上在場和強勢了,才會有日常政治中不缺席并高調問政的代表和委員。只有當兩會制度化了的時候,政治才能回歸“眾人之事”的常識,每個公民才能參與到公共政治生活當中來,政治才會變得有趣——政治的有趣正在于大家一起按照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行事。更重要的是,只有兩會制度化了的時候,人們才能真正體驗到納稅人主體感和享受到民主權利,其中尤其是人民代表大會的制度化,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民主政治的核心內容,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民主的根本途徑,人民當家做主、使自身的意志上升為法律和監(jiān)督政府都是通過這個途徑,離開發(fā)揮人民代表大會的作用談主權在民,一切只會陷于空談。
兩會剛開幕之際,曾有媒體發(fā)表社論:《完善人大制度是中國政改捷徑》。確實,這是一個既尊重了中國國情又抓住了發(fā)展要害的政改呼吁。中國30年的改革在創(chuàng)造了世界為之矚目的輝煌成就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不少民生問題,而民生問題的癥結在于民主制度尚待進一步健全,解決民生的關鍵在于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而民主的關鍵又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因為這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當然,需要同時完善的還有政治協(xié)商會議制度,這是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基礎。
中國改革正涌動著新一次思想解放的熱潮,思想如何解放,改革又如何創(chuàng)新?能否通過改革使兩會從單純的兩個會議成為兩個制度層面的會議,使兩會政治成為中國人所有政治生活的制度基礎,這是公民期待之所在。(曹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