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漢九月十二日電 題:華文傳媒論壇在華文世界溝通平臺作用日益突顯——訪香港《亞洲周刊》總編輯邱立本
中新社記者 曾嘉
“華文傳媒論壇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我來這里,可以得到人脈的交流,新聞理念以及信息交流互動!
香港《亞洲周刊》總編輯邱立本連續(xù)參加了三屆華文傳媒論壇,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華文傳媒論壇在華文世界溝通平臺作用日益突顯。
邱立本認為,現在的全球華人社會是一個新的歷史范疇概念。海峽兩岸一九四九年后一直處于對立、隔絕的狀態(tài)中,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才開始相互交流。中國與東南亞以及其他地區(qū)也經歷了同樣的從隔閡到相互溝通了解的過程,而這種隔閡造成了華文世界的隔閡。
“拿語文來講,在一九四九年以前,英文翻譯成中文在整個華文世界是一樣的,我們同樣稱華盛頓、林肯。但到一九四九年后,稱謂發(fā)生變化,比如美國上世紀六十年代被遇刺的總統(tǒng),大陸稱肯尼迪,而港臺地區(qū)稱甘乃迪;再比如美國著名的高科技中心,大陸稱硅谷,港臺則稱矽谷。這種文字上的割裂是由政治的隔閡造成。”
他說,大半個世紀的隔絕,造成了華文世界相互溝通的障礙,而中國大陸的對外開放后產生的作用,促使中國大陸與整個華人社會的相互了解。華人社會從親情到商情再到政情,交流自己的理念。“《亞洲周刊》就是要做全球華人相互交流的一個文化橋梁。”
邱立本表示,中國新聞社辦這樣一個論壇,邀集世界華文媒體,可說是世界華文媒體的武林大會。在這個大會上,交流理念,分享快樂和辛勞。
他此次來參加論壇,關注中國大陸媒體在海外的發(fā)展。他所演講的內容名為《中國媒體決戰(zhàn)境外的愿景》,其中提到中國大陸的民營資本可參與中國大陸媒體在海外的發(fā)展,辦出一份為讀者、認同中國又能說真話的媒體,展現今日中國人的憂患意識和人文情懷。
談到中國大陸媒體與港臺地區(qū)媒體的關系,邱立本認為,在新聞理念上,大陸與港臺地區(qū)的媒體沒有什么差異,都是遵循新聞規(guī)律,追求真實。
他說,香港、臺灣媒體已經發(fā)現,中國大陸媒體在新聞專業(yè)及人文深度上已突飛猛進,并且在不少方面勝過臺港媒體。在社會經濟新聞的追蹤和反思,對國際大事的全局觀察,都比香港的八卦媒體強得多;在書評、閱讀專號及人物介紹方面,中國大陸媒體都有杰出的表現,更不要說一些專題的策劃,往往予人驚艷,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從嚴肅的抗戰(zhàn)紀念特輯,到輕松但又別具深意的生活世上趨勢的探索,都展示中國媒體的高度創(chuàng)意。
邱立本進一步指出,只是在價值觀上,大陸與港臺媒體存在一些差異,特別是政治上的角度不同。“當然,全球化必然帶來不同的價值觀,以不同的視角看待新聞事件,這也是正常的事情!
他認為中國大陸的媒體依然在變革當中,而突破口幾年前在經濟新聞報道,但從這幾年看,娛樂和體育領域將成為新的突破口。從《超級女聲》的火爆和球迷對“黑哨”的憤怒中,可以看出中國大陸民眾的社會參與感在不斷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