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2009年已經(jīng)過半。從美國開始的次貸危機到了去年年末終于演變成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機,全球汽車車企也在風暴中飄搖。回頭看看2009年的這6個月,到底有哪些大事件盤踞過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位置呢?讓我們一起回顧并順便逐個“頒獎”。
最崩潰獎:通用申請破產(chǎn)保護
克萊斯勒和通用兩大企業(yè)的坍塌,讓美國汽車工業(yè)深陷泥潭。尤其是通用汽車代表著美國汽車文化的精髓,它的轟然倒下,是給美國人心理上的一拳重擊。
6月1日,舊的通用向美國政府申請了破產(chǎn)保護,美國政府將向通用提供301億美元援助,重組后的新通用60%的股份將由美國政府擁有,加拿大政府擁有其12%的股份,美國一聯(lián)合信托公司獲得17.5%,通用現(xiàn)有債權人獲得10%的股份。我們只能期待新的通用在奧巴馬總統(tǒng)的率領下,朝著“具有美國特色的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邁進。
最雷人獎:騰中重工收購悍馬
之所以說這條消息“雷人”,第一是因為它發(fā)布在通用申請破產(chǎn)保護之后的第一秒,足夠“石破驚天”;第二則是這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企業(yè)突然獅子大開口要蛇吞悍馬,足以將人“雷倒”:到現(xiàn)在,我們也弄不清楚騰中重工的背景,就像看不清悍馬的“錢景”一樣。
騰中重工為什么要收購悍馬?國家是否會批準?收購后如何經(jīng)營?美國工人怎么辦?……至此,這一連串的問題我們都還沒有找到答案。所以,這條新聞必然還將熱炒一陣,直到我們弄清楚是不是通用為了轉移民眾對其破產(chǎn)重組的關注視線為止。
最親民獎:塔塔Nano印度上市
去年塔塔稱要做世界上最便宜的小車,今年還真頂住層層壓力,沖破金融危機的阻力,在印度新德里成功上市。Nano入選的理由就兩個字:便宜。戴著“全球最便宜汽車”的帽子,實在值得稱道。事到如今,去挑剔塔塔Nano的動力如何不強勁、內(nèi)飾如何不美觀已經(jīng)沒多大意義了,畢竟,人家就是想代替摩托車以緩解印度國內(nèi)瘋狂的交通狀況,這個目的達到了不就功德圓滿了嗎?
不過,塔塔中國區(qū)總裁發(fā)話了:Nano的上市將會對中國市場產(chǎn)生沖擊。而下一步計劃,就是讓這款廉價的小車登陸中國。到時候,恐怕要將最勇猛獎頒給這個印度企業(yè)了。
最曲線獎:保時捷大眾合并案
還記得去年保時捷信誓旦旦地發(fā)話要收購大眾嗎?哪怕到了今年第一季度,保時捷似乎還擁有這般信心,表示未來一定要增持大眾汽車股份至75%。但2008年保時捷汽車為了收購大眾汽車,大動干戈,欠下了巨債。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機引發(fā)的主營業(yè)務大滑坡,導致其欠下近90億歐元的債務,一下子墜入15年以來最嚴重的財務危機。在巨大的債務面前,保時捷不得不放低了姿態(tài),由收購大眾轉變?yōu)榕c其合并。
不過,大眾的態(tài)度卻從被動化為主動,雙方是否能夠成功合并還是未知之數(shù)。近日有消息稱,雙方之外的越來越多外資有意介入雙方合作,戴姆勒有意參股,來自海灣國家卡塔爾的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s)也有意從保時捷手中購買大眾股份?磥泶蟊姾捅r捷這對兄弟冤家不論是從屬關系還是平起平坐,都還得有段時日去調(diào)解。
最野心勃勃獎:菲亞特牽手克萊斯勒
在克萊斯勒向美國紐約南區(qū)破產(chǎn)法院資源申請進入破產(chǎn)保護程序之后,克萊斯勒正式宣布“與菲亞特集團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全球戰(zhàn)略聯(lián)盟以組成一家充滿活力的新公司”。
相關交易完成后,志愿員工受益人協(xié)會(VEBA)將持有新公司55%的股份,而美國和加拿大政府將按比例持有合計10%的股份。而菲亞特將在一段時間內(nèi),增持克萊斯勒股份至35%。不過,在克萊斯勒未完全清償美國政府全部貸款之前,菲亞特不能控股克萊斯勒。至此,菲亞特-克萊斯勒將結盟成為全球第六大汽車制造商。
而菲亞特的腳步似乎并沒有因此而停止,在未來,菲亞特還有可能把目光投向更多的汽車制造商。
最岌岌可危獎: 豐田70年來首次虧損
豐田不是通過盲目擴張而取得的成績,而是憑精益生產(chǎn)方式、憑自己研發(fā)產(chǎn)品而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地位。但是,這個腳踏實地、勤懇節(jié)約的企業(yè),居然出現(xiàn)了70年來的首度虧損,著實讓人詫異。
究其根源,豐田虧損主要是北美市場萎縮嚴重。而豐田汽車公司在6月23日上午在日本愛知縣豐田市的公司本部舉行了股東大會,總裁渡邊捷昭在股東大會上就公司出現(xiàn)巨額赤字表示了歉意。隨后,豐田家族成員豐田章男接替渡邊捷昭成為豐田新任社長。據(jù)悉,豐田預計2009年財年還無法挽回虧損的局面,甚至有可能虧損更加嚴重。有了通用的前車之鑒,豐田將如何走出危機,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