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在瑞典哥德堡和福特正式簽約收購沃爾沃轎車,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長李毅中高調出席簽約儀式。這種官方高度肯定介入的態(tài)度背后,李部長或許十分清楚:他不僅是為吉利這家民營企業(yè)來撐腰的,他同時是為了北京市政府、中國國有金融和銀行系統(tǒng)等“沃爾沃項目投資組合”中的國資背景站臺的——吉利競購沃爾沃早已“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這個盟軍的背后聚集的是中國經濟能量的各個板塊,民族財富的匯聚體現了民族的意志。
吉利收購沃爾沃共耗資18億美元,而吉利沃爾沃中國工廠已基本確定落戶北京亦莊,因為“工廠選址關系到最后30億元左右人民幣的融資問題”,即僅此一項“落地安家費”就占全部收購資金的1/4。顯然,北京市政府或北京市政府擔保的國內銀行為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專項借款起碼占了全部收購資金的1/4。北京吉利萬源法定代表人是加盟吉利不久的童志遠。據記者掌握的情況,童的更重要的身份或許是北京市國有資產“吉利-沃爾沃項目投資”的派駐代表——北京市拿出了數十億的國有資產,當然要委派要員對此項投資進行監(jiān)管和參與運作,以吉利控股牽頭的“沃爾沃項目投組合”實際上是一個融會了民營資金、各地國投機構資金等中資為主、國際資本為輔的一個“定向投資基金”。
吉利行政總裁桂生悅透露,與母公司合作的投資公司是有政府背景的。這句話與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姚堅上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態(tài)無異——姚堅表示,吉利收購沃爾沃,有利于有效利用中國的資金和外匯儲備,增加其國際并購的經驗,對其在國際合作中獲得技術和品牌非常有幫助!澳壳爸袊诤M庥200多個機構,在必要時商務部將為吉利提供海外法律和咨詢等服務支持其順利收購。”
書福同志曾說:收購沃爾沃,吉利沒有錢,但吉利也從不缺錢。從這個角度上看,筆者認為:收購沃爾沃是一次“官商合謀”,而且是最積極意義上的那種“官商合謀”,類似于日本通產省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與豐田、本田、日產汽車公司部署聯合進軍美國市場的那種“官商合謀”。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在一定經濟基礎上追求全球一流品牌、打造“中國制造”全新境界的民族訴求。它其中包含的隱形可能和深意是,接受此前中鋁收購力拓等國企海外并購接連受重挫的前車之鑒,此次收購是民營企業(yè)出面,國有資本撐腰,成本更低、阻力更小。
很難想象若此次收購告吹,中國消費者和政府對于沃爾沃會采取視若己出的熱情。沃爾沃的出路和振興與大眾一樣、和世界其他許多汽車公司一樣,只有在中國才能迅速提升和獲得拯救。若吉利收購時有確保收購后若干時期內每年30%以上或更高增長的對賭協議或相應承諾,恐怕誰也不會當作兒戲:只有中國買家才能有這樣的豪氣——收購沃爾沃,吉利背后是整個中國、是整個中國市場。(李 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