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中國100多個城市參加的“國際無車日”,不過對于上海和北京來說,都顯得收效甚微。這樣的主題日,更像是一次喊口號般的道德自律,但活動的意義或許也正是這種“自曝其短”的尷尬——如果不坐車,我們還能靠什么出行?如果沒有強大的公共軌道交通作為支撐,如果公交不優(yōu)先,無車日就更像是一臺空中樓閣中的作秀,想“煽情”都無處可煽。
9月22日當天,在北京倒也貼合了每月22日的“汽車排隊日”主題,因為車確實排隊了,只是依然在街上排著堵著?赡苁桥R近中秋,再加上22日是雙休日,“無車日”反而成了“堵車日”——那天晚上7時45分,北京市交管局實時路況信息顯示,這些正在市區(qū)主干道上“排隊”著蠕動的車輛,時速只有約20公里/小時。平時的雙休日,到了這個時間,擁堵路段大概是四五十條,而偏偏22日那天,擁堵狀態(tài)的路段居然翻了倍,有將近80多條!
少開私家車的好處,這里面的道道誰都懂,可為什么就不能“做的比唱的好呢”?因為實在有點“選無可選”的苦惱,北京8家環(huán)保組織趁著這次“北京無車日”聯(lián)合進行了一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將近80%的人都覺得公交車太擁擠。同樣是堵車,在公交車前胸貼后背,在自己的私家車里還能屁股沾座開空調(diào)聽音樂,那還是干脆讓私家車載著我排隊吧。
這也難怪,在北京的高峰時刻,出租車、私家車的速度如果是20公里/小時,公交車由于停靠站多,平均速度只有10公里/小時,坐公交車的確是“極端悠閑人士”才會選擇的出行方式。相映成趣的是,在世界上的一些大城市,如倫敦、巴黎、東京的公交出行分擔率高達70%至80%,而在我們國家,這個數(shù)字連10%都不到。而且很多城市還花大力氣,想方設法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如瑞士蘇黎世,所有交叉路口都裝有特殊感應器,保證公交車通過時永遠是綠燈。
不過,北京的公共交通建設最近也有了好消息。10月7日,一條從南到北的地鐵5號線,將讓北京真正進入現(xiàn)代的“地鐵時代”。這條“后起”的地鐵線肯定能把原先不少的“打車族”變?yōu)橹覍嵉摹暗罔F客”。雖說高峰時間地鐵里的擁擠程度往往比公交車“更上一層樓”,好在新機車的空調(diào)一般都足夠強勁,所以乘坐地鐵還算是“忍一時海闊天空”的精明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