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悲觀情緒的自我疊加導致市場出現過度恐慌。
所謂新的悲觀情緒,主要緣于近期東歐經濟情形告急,而西歐銀行面臨的風險陡升,人們由此擔心歐洲形勢的惡化會進一步牽制全球經濟。
所謂舊的悲觀情緒,那就是各國出爐的去年第四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實體經濟非但沒有因為各國頻繁出臺的大手筆刺激計劃獲得提振,反而在衰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在危機中,悲觀情緒永遠比樂觀情緒更容易蔓延,也更容易找到市場。上周五和本周一,美股連續(xù)兩個交易日創(chuàng)出危機以來新低,突破了很多人的心理防線,有關金融危機第二波的種種討論也日益升溫。此時,我們面臨的究竟是怎樣一個世界?第二波真的來了嗎?黎明之前的黑暗還會持續(xù)多久?接受記者采訪的中外專家認為,盡管眼下情形非常嚴峻,但能否將其定性為“金融危機第二波”仍存疑義。
如何解讀市場中的恐慌情緒
緊接上周紐約股市震蕩下跌至6年低位,本周首個交易日在沒有任何明顯負面消息的情況下,美股持續(xù)全線大幅下挫,道瓊斯指數和標準普爾指數分別以7114.78點和743.33點的收盤點位創(chuàng)下自1997年以來的12年新低,其中制造業(yè)、能源、科技板塊領跌。承接美股的暴跌走勢,周二亞太各主要股市全線下跌,跌幅從1%至3.24%不等;歐洲主要股市早盤亦開局不利,截至記者發(fā)稿時,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德國DAX30指數和法國CAC40指數分別下跌0.67%、1.6%和0.54%。
“情況確實在惡化,股市新低準確反映了當前的金融和經濟環(huán)境!盡NI(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亞洲區(qū)主編約翰·卡特對本報記者表示!暗袌鲇锌赡芊磻^度了,新舊悲觀情緒的自我疊加導致市場出現過度恐慌!彼^新的悲觀情緒,主要緣于近期東歐經濟情形告急,而西歐銀行面臨的風險陡升,人們由此擔心歐洲形勢的惡化會進一步牽制全球經濟。約翰·卡特認為,由于國內急需流動性,加之對美國經濟缺乏信心,歐洲投資者可能選擇把資金撤離美股;所謂舊的悲觀情緒,那就是各國出爐的去年第四季度經濟數據顯示,實體經濟非但沒有因為各國頻繁出臺的大手筆刺激計劃獲得提振,反而在衰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此外,花旗、美國銀行和美國國際集團等美國主要金融機構也是壞消息不斷,投資者對于政府能否推出有效的援救計劃心存懷疑。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員方明認為,即使政府在某種程度上接管金融機構,確保其不會破產,這仍不能化解投資者對于金融資產壞賬問題的擔憂,壞賬增加而利潤下降將導致金融機構每股收益率的下降。實體經濟也是如此,美國三大汽車業(yè)再度面臨生存危機,微軟、英特爾等企業(yè)業(yè)績均大幅下滑,在這樣的背景下,股市下跌不難理解,也不能簡單地將其短期表現直接與危機進展掛鉤。“就金融危機而言,首先沒有出現新的標志性事件,其次沒有出現比所謂‘第一波’更嚴重的后果,在這種情況下將眼下定義為‘危機第二波’有些牽強!狈矫鞅硎。
如何看待危機持續(xù)惡化
拋開“第二波”的定義,金融危機正在持續(xù)惡化甚至愈演愈烈,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來自東歐經濟體的擔憂,政府在救助金融機構方面面臨的不確定性以及無底洞的投入,全球經濟的持續(xù)惡化等都是阻止情形向好發(fā)展的力量!叭绻绹洕侥曛腥晕从|底,則更多的信貸違約風險將陸續(xù)浮出水面!奔s翰·卡特說,“在此之前,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方明則認為,人們有必要充分認識本次危機的復雜性和漫長性,在判斷危機前景時,應更多關注什么能夠阻止危機的擴散。首先,各國政府早已表明態(tài)度,不惜一切代價,絕對不會讓任何一家大型金融機構倒閉,也就是說類似雷曼兄弟的事件不會重演,這種突發(fā)的事件性風險是可控的;其次,從銀行角度來看,中行研究團隊認為,危機發(fā)展到現階段,歐美各主要銀行面臨的風險特別是衍生產品風險沒有想象中的大。有關數據顯示,目前美國175萬億美元的衍生產品中,90%存在于美國五大商業(yè)銀行手中,95%存在于美國前25大銀行中。只要美政府對前五大商業(yè)銀行的資產負責,衍生產品風險就是可控的;第三,房地產市場方面,美聯儲出資萬億購買次貸資產,美政府2000億美元接管兩房,奧巴馬最近又拿出750億美元解決中產階級房屋抵押的止贖問題,作為本次危機觸發(fā)因素的次貸風險基本可控。方明認為,如果上述幾大風險能如政府所愿處于可控狀態(tài),則對于危機進展的前景或可不必過于悲觀。
政府控股銀行能否打開信貸緊縮死結
在危機蔓延、經濟惡化的過程中,信貸緊縮成為歐美等國最難攻克的死結。為了鼓勵銀行放貸,美國政府已經向銀行注入巨額資金并提供債務擔保,但從目前來看效果并不理想。23日,美政府披露了新一輪金融救援計劃的部分具體措施。主要有兩點,一是要對大型銀行展開壓力測試,以判定哪些銀行需要政府額外注資援助;二是將對未通過壓力測試的銀行,政府將通過購買“強制性可轉換股”方式對銀行注資。同時,此前已經接受政府援助的銀行,要求將政府持有的優(yōu)先股轉換為普通股。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政府正在與花旗集團商談轉股事宜,預計雙方談判的最終結果有可能使美國政府所持花旗普通股的比例達到40%,從而成為花旗控股股東。相比于此前重挫金融股的“國有化”傳言,政府控股不失為一種折中方式,市場反應也較為積極。在當天紐約三大股指重挫的情況下,花旗止住連續(xù)8個交易日的跌勢,股價上揚近10%。
那么,政府控股能否打開信貸緊縮死結?約翰·卡特認為,政府將持有的銀行優(yōu)先股轉化為普通股,可以在不增加政府投入的前提下使銀行賬面可以有更多資本,穩(wěn)固銀行財務結構,這對鼓勵銀行放貸來說是好事;但與此同時其間風險亦不容小視,如果銀行繼續(xù)大規(guī)模減記資產,則意味著納稅人將不得不為此買單。從目前來看,人們還沒有找到能夠迅速恢復信貸流動的靈丹妙藥,方明認為解除銀行后顧之憂仍然是鼓勵其放貸的方向。政府在保證房地產信貸、機構債券以及衍生產品交易風險可控上下足功夫,經過一段時間,銀行面向工商業(yè)貸款的堅冰就會漸漸消融。
東歐危機敲響新興市場警鐘
作為引發(fā)危機“第二波”熱議的主要因素,東歐各國經濟惡化給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敲響了警鐘。約翰·卡特認為,由于東歐是西歐各國的重要出口目的地,許多西歐大公司也因東歐勞動力成本低廉而在那里大規(guī)模建廠,因此東歐陷入危機將使歐洲經濟雪上加霜。作為連鎖反應,高度依賴出口的新興市場國家將面臨外需進一步緊縮的嚴峻形勢,而由此導致的商品價格下降又將重挫資源出口型國家。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亦應做好防范外需惡化的準備,因為歐盟是去年中國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歐洲快速放緩很可能拖累中國出口。不過,在肯定東歐面臨的低外儲、高財赤和高外債等問題的同時,方明認為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的援助或可幫助東歐各國度過危機,進而緩解其他經濟體可能因此遭遇的拖累。 (記者 陶冶)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