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在人心,張儉望門投止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边@是譚嗣同在臨終前留在獄中的絕筆《獄中題壁》。以氣勢而論,這首詩在中國近現(xiàn)代詩歌史上,可稱第一。那么,詩中的“望門投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望門投止”語見《后漢書·張儉傳》: “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闭f的是東漢時,張儉曾出任山陽東部督郵;鹿俸钣[專權(quán),他家里的人便依仗權(quán)勢殘害百姓,無惡不作。為此,張儉寫信告發(fā)了侯覽及其家人。但告發(fā)信沒到皇帝手中就被侯覽扣下了,從此侯覽和張儉結(jié)了仇。
后來,侯覽指使人向朝廷告密,說張儉私結(jié)黨羽,圖謀不軌,并下令逮捕張儉。張儉見官府人馬來勢洶洶,只好匆匆逃亡,看到誰家可以避難,就投在人家門下。因?yàn)楫?dāng)?shù)匕傩斩贾缽垉歷來很正直,名聲很好,都冒著風(fēng)險(xiǎn)收留他。
一天,張儉逃到魯郡,投奔好友孔褒。孔褒不在,孔褒的兄弟孔融只有十六歲,熱情地接待了他。張儉走后,官府聞訊趕來,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們的老母親加以審問。孔融一家爭著承擔(dān)責(zé)任,鬧得官府不知如何處置。由于大家的保護(hù),朝廷始終沒有抓到張儉,直到黃巾大起義爆發(fā)后,漢靈帝下令解除“黨錮”,張儉才得以結(jié)束逃亡生活。
后來,人們便將“望門投止”引為成語,形容在急迫情況下,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暫時的存身之處。現(xiàn)在一般用它作暫求安身之意,里邊也含有急中生智、臨機(jī)決斷的意思。譚嗣同在詩中用這個典故,是設(shè)想逃亡中的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救護(hù),而后面的典故“忍死須臾待杜根”,則是自比東漢時要求臨朝聽政的鄧太后還政于皇帝的郎中杜根。
才思如泉涌,禰衡文不加點(diǎn)
在中國古代文壇上,曾有過諸多有名的才子。他們文思敏捷,寫下了很多名篇佳句,同時也為后人留下了諸多典故。
唐代詩人崔顥留下了著名的《黃鶴樓》一詩,其中有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一千古名句,點(diǎn)出了古代武昌人文景觀的一處精華所在———鸚鵡洲。鸚鵡洲處在黃鶴樓下長江岸邊,以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十分有名的賦體作品———禰衡的《鸚鵡賦》而知名。
禰衡(173—198),字正平,是東漢末年少見的才子,性格剛毅傲慢,狂放不羈。因拒絕曹操召見,操懷忿,然曹操又不忍殺之,便罰禰衡做了鼓吏。禰衡則當(dāng)眾裸身擊鼓,反以《漁陽三鼓》辱曹操。曹操怒,欲借他人手殺之,便送與荊州牧劉表;仍不合,又被劉表轉(zhuǎn)送與江夏太守黃祖。后因冒犯黃祖,禰衡終被殺。
禰衡少有才辯,長于筆札,孔融深為其文采折服。在江夏,黃祖的長子黃射在洲上大會賓客,有人獻(xiàn)鸚鵡,他就叫禰衡寫賦以娛嘉賓。禰衡攬筆而作,文不加點(diǎn),辭采甚麗,這便是有名的《鸚鵡賦》。蕭統(tǒng)曾這樣評價(jià)禰衡:“衡因?yàn)橘x,筆不停綴,文不加點(diǎn)。”從此留下了“文不加點(diǎn)”這一典故。
所以,成語“文不加點(diǎn)”里的“點(diǎn)”是改動、修改的意思,整個成語是指寫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F(xiàn)在很多人望文生義,以為“文不加點(diǎn)”中的點(diǎn)是“標(biāo)點(diǎn)”之意,實(shí)在是可笑。如果知道了“文不加點(diǎn)”這個成語的由來,就不會用錯了。更何況,中國古代典籍本來就是沒有標(biāo)點(diǎn)的。
千古癡情,尾生藍(lán)橋抱柱
翻閱《史記》,見《蘇秦傳》有語:“孝如曾參,廉如伯夷,信如尾生!辈挥傻孟肫饍蓚成語,一是“尾生之信”,一是“尾生抱柱”,都喻指人堅(jiān)守信用,不違約定之意。那么,尾生到底是什么樣一個人,尾生抱柱又是為何呢?
莊子曾經(jīng)用簡短的話語概括過這個故事:“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莊子·盜跖》)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流傳的時間久了,便成了傳奇。如果把時空倒轉(zhuǎn)一下,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尾生翹首企盼的樣子,也許會有些暗自著急,有“我等的人她不來”般的急切,有“我等到花兒也謝了”般的牢騷,但是他還是不肯離開。直到洪水淹沒他時,他的眼光所指之處,應(yīng)當(dāng)還是那位女子來時需經(jīng)之徑。
在中國古代,人們非常重視追求人格的圓滿。在期待中被洪水淹沒的尾生,實(shí)在是信守承諾的賢者。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為守信的標(biāo)志。
歷代文人對尾生多有褒揚(yáng)之語。三國時嵇康在《琴賦》中寫道:“比干以之忠,尾生以之信。”如《玉臺新詠·古詩八首》中:“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為期?”更有李白在《長干行》中慨嘆:“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睖@祖在《牡丹亭》中有語:“尾生般抱柱正題橋,做倒地文星佳兆!
后世有人考證,尾生所抱之橋位于陜西藍(lán)田縣的蘭峪水上,稱為“藍(lán)橋”。自此,有了“魂斷藍(lán)橋”一說。只不過,看到如今新潮人士對感情的兒戲態(tài)度,比照尾生,倒叫人生出不少感慨。
至今訛傳,孔明草船借箭
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蜀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人們一提到他,便想起了《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草船借箭”、“七擒七縱”等故事。然而“草船借箭”之人并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quán)。
作為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對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寫是極其生動的。小說中,諸葛亮借著滿天大霧,把二十只戰(zhàn)船開到曹軍寨前擂鼓吶喊,曹操怕有埋伏不敢妄動,便派弓弩手放箭。結(jié)果,諸葛亮輕易地得到了十萬多支箭,不僅挫敗了周瑜的謀害,又直接削弱了曹操的軍事力量。
《三國演義》作為一部歷史小說,雖然突出了諸葛亮性格、品德、功業(yè)等的積極方面,但又過于夸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并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據(jù)史料記載,“草船借箭”的真實(shí)情況是這樣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孫權(quán)與曹操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沒分勝負(fù)。一天,為了觀察曹軍動靜,“權(quán)乘大船來觀軍,公(曹操)使弓弩亂發(fā),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quán)因回船,復(fù)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睂O權(quán)起初料不到船身會中這么多箭,弄得船要傾覆,他只是急中生智,設(shè)法讓船身得到平衡。
羅貫中把“草船借箭”這件事從孫權(quán)移到諸葛亮身上,目的是為了突出諸葛亮的智謀而已。自從有了《三國演義》之后,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biāo)準(zhǔn),而且平民百姓家只知有《三國演義》而不知有《三國志》,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諸葛亮。(郭燦金 張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