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動房產內需無益國民經濟
“眾所周知,房地產業(yè)作為需求市場,可以拉動鋼鐵、建材、森林工業(yè)、機械、化工、陶瓷、紡織等產業(yè)的發(fā)展。”李開發(fā)指出,從實際生活來解讀,拉動的鋼鐵產業(yè),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羅紋鋼生產,另有部分鑄鋼、防盜門及不銹鋼窗生產;拉動的建材,是磚瓦行業(yè)、水泥生產工業(yè),另有塑料門窗生產;拉動的森林工業(yè)主要是木材生產;拉動的陶瓷生產、玻璃生產也是技術含量很小的建材生產,所謂化工生產不過是涂料油漆,所謂機電產品就是電風扇、空調等。其中磚瓦與建筑用鋼這兩個最基礎、也最沒有技術含量的產品占總量的90%以上。
由此可知,住宅與房地產業(yè)拉動的只是產業(yè)鏈條中最原始、最底層的產業(yè),這些產業(yè)實際上是整個國民經濟中最沒有競爭力的部分。一個所有投資中回報率最高、贏得千軍萬馬投資的房地產業(yè),只不過拉動的是最沒有技術含量、最原始的產業(yè)的時候,把房地產業(yè)當作短期拉動內需的措施尚可,如果要把房地產定位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只能是本末倒置而已。
房地產利潤幾何?
“近幾年來,對房地產業(yè)的利潤率高解釋不一,高的說有90%,低的說只有8%左右。”李開發(fā)告訴記者,根據他的調查,多數清水房成本不過每平米800-1500元左右。甚至在有些邊遠省份的縣城,現在還有800多元1平方米的樓盤;在北京市郊區(qū),也有1200元/平米的樓盤。
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資料顯示,地價是房價構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地價成本平均只占房價成本的25%—30%。2006年以來,國土資源部組織有關單位對40個樓盤作了典型分析,從協(xié)議供地的地價與房價關系和招拍掛供地的地價與房價關系看,不論哪種供地方式,地價占房價比例平均在25%—30%。
招拍掛地價中,土地出讓金即政府的土地純收益部分,只占地價的25%左右,其他75%左右是征地補償或城市拆遷費用,以及“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費用。歸納起來有兩個比例,一是政府獲得的純收益土地出讓金占地價的25%,二是地價占房價比例平均約27.5%,而房價中大約72.5%的部分是建設費用、管理費用、利潤與稅收的總和。
那么,在北京市商品房期房每平方米均價6725元中,一般而言,地價部分27.5%約1820元左右,建安費高層1500/平方米,園林等設施配套約100元/平方米。其他勘探、審圖、施工報建、施工保險、安檢、質檢費加起來50-60元/平方米。如果綜合稅賦為8%,管理費用為5%,那么另外的35%的收益僅有兩個安排,一是灰色腐敗支出,一是企業(yè)利潤。由此可知,房地產收益不知比非房地產業(yè)的2-3%左右高出多少倍。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