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中新社發(fā) 峨眉山管委會 攝
峨眉山金頂金佛吸引著八方游客。 中新社發(fā) 陳仕川 攝
|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中新社發(fā) 峨眉山管委會 攝
峨眉山金頂金佛吸引著八方游客。 中新社發(fā) 陳仕川 攝
|
峨眉山自然風光
峨眉山景區(qū)面積154平方公里,峨眉山是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山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指大峨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望峨眉山,雙峰縹緲如畫眉,其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有"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云霧繚繞,雨絲霏霏。彌漫山間的云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
峨眉山層巒疊嶂、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詩人譚鐘岳將峨眉山佳景概括為十景:“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 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巖疊翠”、“羅峰晴云”、“圣積晚種”。現(xiàn)在人們又不斷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云、接引飛虹、臥云浮舟、冷杉幽林等,峨眉新十景:金頂金佛、萬佛朝宗、小平情緣、清音平湖、幽谷靈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賓灘、名山起點。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回路轉(zhuǎn),云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天。春季萬物萌動,郁郁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姹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云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慨。
峨眉山舊十景 【圣積晚鐘】
圣積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處,為入山第一大寺,環(huán)境幽古。寺外有古黃桷樹二株,需數(shù)人才能合抱。銅鐘原懸掛于寺內(nèi)老寶樓上,又名圣積銅鐘。鑄于明代嘉立清年間,為別傳禪師所暮化。此鐘銅質(zhì)堅固,重達12500公斤。傳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銅鐘。趙循伯編撰,一九三五年出版的《峨眉山記載》:“其鐘每于廢歷(即夏歷)晦望二日之夕敲擊……每一擊,聲可歷一分零 五十秒。近聞之,聲洪壯;遠聞之,聲韻澈;傳靜夜時可聲聞金頂。”
1959年,圣積寺廢,鐘擱置于道傍。1978年,銅鐘遷到報國寺對面的鳳凰堡上,并建亭覆蓋維護。鳳凰堡上參天蔽日的蒼杉翠柏,莊重典雅的八角攢尖鐘亭,環(huán)繞四周百余通碑刻的古碑林,與古拙凝重的巨鐘渾然一體,融和了自然美與人文美,不失為一大景觀。
【蘿峰晴云】
蘿峰位于伏虎寺右側(cè),相距0.5公里,是伏虎山下一座小山巒。草豐竹秀、澗谷環(huán)流,古楠聳翠,曲徑通幽。
山巒上數(shù)百株古松奇枝異態(tài),蒼勁挺拔,是峨眉山上少見的松樹聚生地。山風 吹過,陣陣松濤回蕩在山谷之間。夏季雨后初晴時,煙云從澗谷裊裊升起,或從藍空緩緩飄過,從密簇簇的松林中望去,變幻百出,顯示出峨眉云彩多變的流動美。云從石上起,泉從石下落。
羅峰庵,又名羅峰禪院,是一座雅致的小廟,已于1987年6月重建。翠竹掩映,楨蔽楠日,絕塵脫俗。門聯(lián)一副:“一塵不染三千界,萬法皆空十二因!扁趾鬄樾陆ǖ暮蜕兴,墓塔林立,莊嚴肅穆。峨眉山的高僧大師門,都把蘿峰視作他們園寂后的歸宿圣潔之地。
【靈巖疊翠】
靈巖寺遺址位于高橋左側(cè),距報國寺西南5公里。隋唐間創(chuàng)建。曾改名護國光林寺、會福寺。明洪武永樂年間重建,仍名靈巖。明代是靈巖寺的鼎盛時期。殿宇重疊,密林掩映,丹巖凝翠,呈現(xiàn)出靈巖層層疊疊的雄峙壯觀,“靈巖疊翠”便成為峨眉十景之勝。
古剎到20世紀60年代已全部毀坍。而“靈巖疊翠”的自然景色卻依然如故,去靈為巖,看疊翠,仍有“仿翠摹青情不盡”的感受。靈巖地處峨眉金頂三峰的后山麓。在靈巖寺遺址上向北眺望,近處,青峰綿延起伏,茂林修竹,點綴其間;遠處,萬佛頂、千佛頂、金頂宛似三座巨型翠屏橫亙天際,三峰挺拔而柔和的輪廊線十分清晰。由低至高,由近至遠,青青的山色由翠綠到黛青到灰藍,到灰白,層層深遠開去,一直延伸到與藍天的分界線,層次極為豐富。
從山下觀望峨眉三峰,有幾處絕好的地方;在山東麓的連香壩,在低山的會燈寺,在中山的白龍洞古德林;但皆不如靈巖遺址那樣逼近開闊,可從更深的層次上靜觀峨眉山另一美妙奇幻的側(cè)影,欣賞“疊翠”剛與柔、壯與秀相依互存的美。
【雙橋清音】
清音閣地處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樞,與龍門洞素稱“水勝雙絕”。面對清音閣展開的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卷。高處,玲瓏精巧的樓閣居高臨下。中部,是丹檐紅樓的接御、中心二亭、亭兩側(cè)各有一石橋、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雙翼,故名雙飛橋。近景,則為匯合于牛心亭下的黑白二水。右側(cè)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龍?zhí),繞洪椿坪而來,水色如黛,又名黑龍江;左側(cè)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繞萬年寺而來,水色泛白,又名白龍江。兩江匯合沖擊著碧潭中狀如牛心的巨石。任其黑白二水洶涌拍擊,仍巍然不動。組成獨具特色的寺廟山水園林環(huán)境。園林學(xué)家稱它是有聲的詩,立體的畫。貯立中心亭,現(xiàn)黑白二水,大有山隨水而動之感。驚濤拍石,發(fā)出陳陳的轟鳴,聲傳四周的深谷幽林之中,恰如古琴彈奏,時而清越,時而深沉,時而激昂,任人領(lǐng)略“清音”之趣。“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用傳神之筆描繪出“雙橋清音”的風韻。
在清音閣,可看到山光水色,聞到花草芬芳,聽到流泉清音,觸摸到亭臺碑石。它集中了視覺美,聽覺美,嗅覺美,使游都獲得峨眉山風光總體的審美感受。古今游人多稱譽為“峨山第一風景!
【白水秋風】
龍門洞,集陜谷風光、地學(xué)旅游、摩崖藝術(shù)為一體,與清音閣素稱峨眉山“水勝雙絕”。
位于峨眉河中游,后山公路登山入口處,距報國寺西北2.5公里的龍門洞,兩山對峙,宛如一門,門壁上一大洞,傳說曾有神龍居中,故名龍門洞,或龍門峽。因流溪清澈,色如碧玉,這一段峨眉河,又名玉溪、玉峽、種玉溪。此處原有“二龍戲水”,“洞口拋珠”、“龍門觀魚”等景觀。
洪水季節(jié),龍門峽谷對山的絕壁上,一道瀑布飛瀉而下,另有數(shù)道細流,從河岸腳噴射而出,彎曲紆行,猶如幾條游龍奔涌峽谷,習稱“九龍吐水”或“九龍游水”。
龍門峽內(nèi),一道鐵索橋橫空,怪石嶙峋沉底。峽中有一數(shù)米長紫灰兩色相間的巖層,形如船舶,順臥溪面。夏秋兩季,水位漲高,石船好像乘風破浪,浮游于水上。
峨眉山新十景
【金頂金佛】
峨眉山靈猴是峨眉山的精靈,嬉鬧頑皮、憨態(tài)可掬又極通人性子,見人不驚、與人相親、與人同樂,給游人帶來無數(shù)歡樂,成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觀。與猴群嬉戲,給猴子喂食,觀賞其千姿百態(tài),了解其生態(tài)習性,最后再來一次親密接觸,成為游客到峨眉山旅游不可缺少的項目。峨眉山生態(tài)猴區(qū)位于峨眉山清音閣,一線天至洪椿坪之間,為一段狹長的幽谷,占地25公頃,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自然生態(tài)猴保護區(qū)。生態(tài)猴區(qū)內(nèi)現(xiàn)有三支家族式野生猴,達300多只。
【幽谷靈猴】
峨眉山靈猴是峨眉山的精靈,嬉鬧頑皮、憨態(tài)可掬又極通人性子,見人不驚、與人相親、與人同樂,給游人帶來無數(shù)歡樂,成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觀。與猴群嬉戲,給猴子喂食,觀賞其千姿百態(tài),了解其生態(tài)習性,最后再來一次親密接觸,成為游客到峨眉山旅游不可缺少的項目。峨眉山生態(tài)猴區(qū)位于峨眉山清音閣,一線天至洪椿坪之間,為一段狹長的幽谷,占地25公頃,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自然生態(tài)猴保護區(qū)。生態(tài)猴區(qū)內(nèi)現(xiàn)有三支家族式野生猴,達300多只。
【萬佛朝宗】
萬佛頂為峨眉山最高峰,海拔3099米,取名“普賢住處,萬佛圍繞”之意。是峨眉山原始森林生態(tài)旅游區(qū),有萬佛閣、高山杜鵑林、黑熊溝、仙人回頭等景點。萬佛閣高21米,雄偉莊嚴,懸于樓頂?shù)摹白T腹喷姟鼻f重威嚴。萬佛閣撞鐘頗有講究,常撞擊108次: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次,慢敲18次,不緊不慢再敲18次,如此反復(fù)兩次,共108次, 其含義是應(yīng)全年12個月、24節(jié)氣、72氣候(5天為一候),合為108次,象征一年輪回,天長地久,祈福國泰民安,人間幸福。佛教也有稱擊鐘108次可消除108種煩惱與雜念。萬佛閣撞鐘,是站在峨眉山極巔之上,面對四面十方普賢,用鐘聲叩響極樂世界的大門,傳遞美好的心愿。
【小平情緣】
1980年夏,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shè)計師,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鄧小平同志到峨眉山視察,當行至當時景區(qū)公路的終點——雙水井時,在此小憩,登高遠眺,面對峨眉山的秀麗景色,小平同志意氣風發(fā),指點江山,他說:“峨眉山是個文化型的風景區(qū),是一個寶庫。要作好保護,要作好規(guī)劃,要綜合開發(fā);要加強建設(shè),加強管理。辦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為了緬懷這位偉人,在此建成了鄧小平登山紀念亭,由紀念豐碑、魚水情深、指點江山和登山不止等景點組成。
【清音平湖】
清音平湖位于清音閣,面積30萬平方米,系綠色生態(tài)湖,水質(zhì)純凈,清澈透底。四周青嶂翠巒環(huán)抱,古木參天,湖如碧玉嵌入其中,深深淺淺,點點滴滴,真不知是樹映綠了湖,還是湖染綠了樹。置身于其間,只聽綠樹濃蔭處,鳴蟬聲聲,山風陣陣,絲絲水氣洗盡凡塵,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遙之樂。這里夏秋清涼,為避署休閑度假的勝地;即使是在冬季和春寒料峭的初春,沒有寒風寒流相逼,仍然溫適如畫,翠色生煙。
峨眉山主要景點
【金頂】
金頂與峨眉絕頂?shù)娜f佛頂相鄰,海拔3077.96米,這里高山層云,景色壯麗,游客可在陡峭的攝身巖邊欣賞日出、云海、佛光、圣燈四大奇景。如果天氣晴好,還可遠眺數(shù)百里外的貢嘎雪峰。金頂?shù)靥幐吆貛В慰晚氉⒁夥篮,體弱者不宜久留。 佛光、云海、神燈,是峨眉金頂?shù)娜笞匀黄嬗^。在金頂?shù)亩霉馀_眺望,臺前白云平鋪之時,陽光照在云層上,可見明亮艷麗的五彩光環(huán)。僧人稱之為"佛光",據(jù)說影入佛光可獲吉祥,故名金頂祥光。云海是峨眉金頂?shù)牧硪黄嬗^。每當晴空萬里,深谷霧起,彌漫于睹光巖前,越積越厚,一望無涯。峨眉頂部諸峰在茫茫云海中猶如孤島。如空中無風,云面似鏡,寂靜無聲,仿佛置身于蓬萊仙境。如遇風起,云海波濤翻滾,猶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非常壯觀。月黑風清的夜晚,巖下幽谷中有時可以看到一種神秘的圣燈。實際上,圣燈既非來自陰間,又非出于神靈,而是由于大自然中的磷化氫燃燒而產(chǎn)生的。峨眉山以它的佛教文化和獨到迷人的風光,吸引著四方游客,把人們帶入那雄秀幻絕的奇妙境界。
【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
峨眉山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個十方普賢的藝術(shù)造型。金佛系銅鑄鎦金工藝佛像造像,通高48米,總重量達660噸,由臺座和十方普賢像組成。其中,臺座高6米,長寬各27米,四面刻有普賢的十種廣大行愿,外部采用花崗石浮雕裝飾,十方普賢像重350噸。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彌陀佛的48個愿望!笆健币皇且庥髌召t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意喻普賢無邊的行愿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蕓蕓眾生。普賢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神態(tài)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tài)。
【萬年寺】
萬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廟之一,始建于東晉元熙二年,當時叫普賢寺,宋代改名為白水普賢寺。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無梁磚殿,第二年竣工,改名為圣壽萬年寺。其明代磚殿內(nèi)宋代鑄造的普賢騎象銅像為鎮(zhèn)寺之寶。這尊銅像通高7.85米,重62噸。萬年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xiàn)有殿宇五重:山門、彌勒殿、磚殿、巍峨寶殿、大雄寶殿。萬年寺磚殿為我國古代建筑一大奇觀,該建筑400年來經(jīng)歷了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被譽為我國古建筑史上的奇跡。1986年以后又修復(fù)了彌勒殿、般若堂、幽冥鐘亭、鼓樓長廊、山門等,宏偉莊嚴。
【清音閣】
清音閣隱現(xiàn)于牛心嶺下,左黑龍江,右白龍江,兩水回抱,匯合處的峽谷有 一黑色巨石形似牛心,稱牛心石。"黑白二水洗牛心"成為峨眉山一著名景觀之一。閣下有雙飛橋,兩橋之間聳立雙飛亭,兩條清澈的溪水從橋下奔流而過,“雙橋清音”為峨眉山勝景。兩溪交匯處有一大石矗立其間,溪水撞擊大石,發(fā)出巨響,浪花飛濺,激起陣陣薄霧,陽光下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虹影,令人爽心悅目!半p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
清音閣系唐僖宗乾符四年(877)慧通禪師所創(chuàng)建。原名集云閣,清康熙時重建,改名清音閣。殿宇一排,供奉釋迦、普賢、文殊像三尊。這里山環(huán)水繞,溪流有聲,巖壑林泉,清幽絕佳,被譽為峨眉山第一勝景。峨眉山海拔700-3000米,有黑龍江、白龍江穿插其中,河床落差大,構(gòu)成了眾多的流泉飛瀑、峽谷懸崖。仙峰寺、洪椿坪、清音閣一帶,峰谷高差都在七八百米以上。
牛心寺位于牛心嶺下,杉木茂密,遮天蔽日。此寺古稱延福院,寺廟逐步荒廢。為唐代藥王孫思邈修身煉丹之所。
【一線天】
清音閣西的黑龍江峽谷,兩岸對峙,險如刀削,寬約6米,最窄處僅寬3米,傾崖壁立,直落江底,形勢十分險要。黑龍江棧道一線天,是清音閣景區(qū)的一泉峽景觀。位于黑龍江上白云峽內(nèi),距清音閣西面1公里。黑龍江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龍?zhí),?jīng)洪椿坪,至清音閣,會白龍江流入峨眉河。在牛心嶺下,沿著黑龍江西行上山,山徑總是在江兩岸縈回紆折。舊時步行需來回涉水踏石過溪,并在亂石中淌水行走,故而這一帶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腳不干”。后景區(qū)管理部門已建起數(shù)座小橋,整修成一條平坦的水泥游山道。沿途兩岸瀑布轟鳴,怪石崢嶸,山道隨著溪流峰回路轉(zhuǎn),頗有“曲徑通幽”之感。
【洪椿坪】
洪椿坪地處峨眉山中低部,海拔1100米,始建于明朝,稱千佛庵;清時重修,因寺前有三棵洪椿古樹而得名,寺前洪椿古樹相傳為唐代所植。這里樹木蔥蘢,清蔭如云,既無山下之嘈雜,又無山頂之寒冷,空氣清新,是全山最宜長住避暑寺廟。抗戰(zhàn)時期,蔣介石就曾在此小住。
【洗象池】
洗象池位于峨眉山中部,海拔約2100米,相傳是普賢菩薩洗浴白象的地方。這里山高氣朗,以清絕的月夜景色最為美麗,“象池夜月”為峨眉十景之一。游客如能在月圓之夜借宿于此,感受將極為獨特。
【報國寺】
報國寺是峨眉山的門戶,坐落在峨眉山腳,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廟,為峨眉山第一景。背靠雄偉的光明山,面對秀巧的鳳凰包。原名"會宗堂",報國寺始建于明代萬歷四十三年(1615),明末毀于大火。清順治十一年(1654)聞達禪師重建,清康熙帝敕名報國寺。匾額為康熙帝親書。清嘉慶和光緒時經(jīng)過兩次擴建,成為四重殿宇和亭臺樓閣俱全的宏大寺廟。
寺內(nèi)殿宇四重,掩映在蒼松翠柏間,還有新建的亭臺樓榭和精巧雅致的花園。報國寺中有三件珍寶,一是七佛殿內(nèi)永樂十三年(1415年)建造的高2.4米的巨型瓷佛,二是高7米、四周鑄刻有4700余尊佛像和華嚴經(jīng)全文的14層“華嚴塔”,三是高2.3米、重25噸的大銅鐘。
【伏虎寺】
伏虎寺離報國寺很近,始建于唐,原名神龍?zhí),后以寺后有山雄峙,橫出寺背,蹲伏如虎,改名伏虎寺。該寺在明末毀于兵火,清初大事擴建,歷時20年,建成13重殿字的崇隆大廟,岑樓復(fù)閣,曲折深邃。
伏虎寺是游人登峨眉山的必經(jīng)之路。伏虎寺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規(guī)模宏大,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華嚴銅塔。銅塔高7米,分三段十四級。下段為粗壯的覆缽體,塔身上部為雙重樓閣,中間以巨大塔檐劃分為兩段,上、下各七級。塔身上鑄有“嚴華經(jīng)”經(jīng)文及佛像4700余尊。華嚴銅塔兼具我國古代亭臺與佛教建筑的特色。其上之雕飾多屬高浮雕,且造型特殊,狀如兩重七層寶塔相疊。在大型金屬建筑物中,堪稱首屈一指。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佛教、雕刻藝術(shù)之珍貴文物。
神水閣一帶,是宗教景點萃集之處。純陽殿建于明萬歷年間,殿前不遠處有 普賢石,傳為普賢登山憩息處。附近的千人洞是道教凌虛第七洞天遺跡,十字洞傳為呂純陽劍劃而成。
[景區(qū)景點距離]
報國寺—至伏虎寺:1km。
伏虎寺—清音閣:10km。
清音閣—五顯崗?fù)\噲觯?.5km。
清音閣—一線天:1km。
一線天—生態(tài)猴區(qū):0.5km。
生態(tài)猴區(qū)—洪椿坪:4.5km。
洪椿坪—九老洞:15km。
九老洞—洗象池:12.5km。
洗象池—雷洞坪:7.5km。
雷洞坪—接引殿:1.5km。
接引殿—至金頂:6km。
金頂—萬佛頂:2km。
清音閣—萬年寺:2km。
萬年寺—洗象池:14km。
旅游注意事項
a防寒:峨眉山海拔3099米,相對高度達2500米以上(山下的峨眉山市海拔僅420米),垂直 高差大,氣溫常較山下低10℃左右,故登山者需早作御寒準備(金頂也有棉衣可供租用)。
b防雨:峨眉山云低霧濃,細雨時停時降,終日不絕,故登山者應(yīng)準備相應(yīng)雨具(以輕便 的塑料薄膜雨衣為佳)。
c峨眉山部分路段非常險滑,游人應(yīng)特別注意安全,不宜穿光底和硬底鞋。
游程設(shè)計
一日游:乘汽車至接引殿,換乘架空索道上金頂。賞云海、佛光之后原路返回。
二日游:1、乘車到接引殿,換乘架空索道夜宿金頂;2、凌晨賞日出,然后沿洗象池、九老洞、 洪椿坪一線下山。
三日游:1、從報國寺、清音閣、洪椿坪一路上山,夜宿洗象池;2、步行上金頂,夜宿其上; 3、沿洗象池、華嚴頂、萬年寺下山至凈水乘車。
成都至峨眉山交通線路:新南門旅游汽車站
峨眉山景區(qū)門票價格:
150元/人(不含保險,不含寺廟);學(xué)生、殘疾人、60歲以上老人門票半價;離休老人、現(xiàn)役軍人、新聞記者免票;兒童身高1.1以下免票;1.1—1.4購半票(75元/人),1.4米以上購全票。
峨眉山上山觀光車票:
全山段70元/人,車票為往返價格,各站點一次有效。
景區(qū)客運中心發(fā)車時間:
1.每年11月1日——4月25日 (淡季) 7:00——4:00 注:上午每半小時一班,十二點開始每小時一班。
2.每年4月26日——10月30日(旺季) 6:30——5:00半山 3:30金頂 注:全天每半小時一班車
3.黃金周: 5:00——5:00 注:上午每十分一班,下午每半小時一班。
峨眉山滑雪場:
滑雪: 每小時50元/人
飛碟: 每小時40元/人
飛船: 每小時40元/人
氣墊船: 每小時40元/人
狗拉雪撬: 30元/人/次
滑雪服: 每人10元/套
手套: 每人3元/雙
雪具(雪板、雪鞋、手杖): 每小時30元/人
峨眉山萬年索道:
上行:40元/人,下行:30元人民幣/人。往返票:60元/人,索道運行時間6:40--18:00
峨眉山金頂索道:
上行:40元/人,下行:30元/人。往返票:70元/人,索道運行時間5:30--18:00
寺廟票價:
報國寺:8元/人 ;伏虎寺:6 元/人;萬年寺:10 元/人
最佳旅游時間
春秋兩季為峨眉山最佳旅游季節(jié),氣候適中,景致迷人。
峨眉山最佳觀賞時間:
日出 夏:6:00 冬:7:00
云海 早上:9:00-10:00 下午:3:00-4:00
佛光 早上:9:00-10:00 下午:3:00-4:00
賞杜鵑 4月底-5月 萬佛頂賞杜鵑應(yīng)在每年的5月至6月
賞紅葉 10月
玩雪滑雪 11月-次年3月
消暑戲猴 6-9月
【峨眉山交通】
到峨眉山交通比較方便,游客可選擇航空、鐵路、公路到達。
外部交通
一、航空:峨眉山風景區(qū)離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約120公里,為全高速公路,乘車90分鐘即到。雙流機場已開通了國內(nèi)、國際航班。從雙流機場到成都市區(qū)有民航大巴,票價10元(線路為機場—岷山飯店—城北火車站)。公交車票價5元,線路與民航大巴相同。打的約40—50元。游客可在岷山飯店下車,步行10余分鐘,就可到成都旅游車站——新南門車站。
二、鐵路:峨眉站是通往昆明的必經(jīng)站,游客可乘K145、K113、K165到昆明或K117至攀枝花的火車到峨眉火車站下車。峨眉火車站距離峨眉山風景區(qū)約10 公里,乘車約15分鐘。也可乘火車到達成都站,轉(zhuǎn)乘旅游中巴車進入景區(qū)。
三、公路:從成都新南門車站,平均每30分鐘便有班車發(fā)往峨眉山或樂山,車程約2小時,票價35元。樂山中心站、肖壩車站有班車發(fā)住峨眉山,中心站每10分鐘一班,車程約30分鐘,票價8元。重慶菜園壩車站每天有直達車發(fā)往樂山峨眉山。至樂山:早上7:00發(fā)車,下午6:00收車,每1.5小時一班。票價:豪華車96元,普通車85元。至峨眉山:早上9:00,票價105元;11:00票價90元。
四、水運:乘船沿長江而上到樂山市再進入峨眉山。
五、自駕車:
1、成都、德陽方向(以天府廣場為中心):從天府廣場出發(fā)經(jīng)人民南路到漿洗街至永豐立交上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經(jīng)樂峨快速通道至峨眉山;也可從人民南路到二環(huán)路至永豐立交上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經(jīng)樂峨快速通道至峨眉山。
2、重慶、瀘州方向:一是經(jīng)成渝高速至成都后經(jīng)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峨眉山;二是經(jīng)成渝高速至內(nèi)江、自貢、榮縣、樂山、峨眉山。
市內(nèi)交通
一、公交車:
市區(qū)——天下名山牌坊——景區(qū)客運中心——峨眉山飯店——靈秀苑、靈秀溫泉——峨眉山大酒店——紅珠山賓館——報國寺——伏虎寺。票價1.5元,每10分鐘一班。
峨眉一中——噴水池——人民醫(yī)院——九珠(長途)客運中心——火車站。票價1元,每10分鐘一班。 九里鎮(zhèn)——天下名山牌坊——市區(qū)——羅目鎮(zhèn)。票價1.5元,滾動發(fā)班。
二、出租車:起價5元,打表計費。
三、人力三輪車:峨眉市區(qū)的特色代步工具。安全便宜舒適,可供1—2人乘坐,價格根據(jù)路程遠近1—3元不等。
景區(qū)內(nèi)部交通
一、峨眉山上山觀光車:全山共五個車場:報國寺客運中心-五顯崗車場-萬年寺車場-零公里車場-雷洞坪車場。報國寺客運中心的綠色環(huán)保旅游車隊統(tǒng)一售票、滾動發(fā)班。每間隔20分鐘一班車。游人可在全山五大車場任一時間隨意上、下車。夏季凡22座以下的非經(jīng)營性的自駕車均可上雷洞坪,冬季為了旅客的安全則不能自行上山。
二、金頂索道:起于接引殿,至于金頂。殘疾人(憑證)、兒童(1.1米至1.4米)享受半價優(yōu)惠,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
三、萬年索道:起于萬年停車場,至于萬年寺。殘疾人(憑證)、兒童(1.1米至1.4米)享受半價優(yōu)惠,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
四、單軌觀光列車:起站金頂,途徑千佛頂,止站萬佛頂。
五、滑桿:也稱“轎子”,是峨眉山景區(qū)的特色交通工具。實行統(tǒng)一著裝、統(tǒng)一計價、統(tǒng)一管理,按人/里收費。平均價格15元/華里/乘,具體價格參照景區(qū)《滑桿抬運價格公示牌》。
【第一山亭】
第一山亭,位于低山游覽區(qū)中心,展示了豐富而深厚的峨眉山文化底蘊,表現(xiàn)了峨眉山宏大氣勢與寬闊胸襟,是峨眉山古今文化的縮影,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銅亭,也是游客步行入山的起點。游客進入“天下名山”牌坊后,首先步入眼簾的就是氣勢雄偉的“第一山亭”,亭上“第一山”三個大字熠熠生輝。亭高16.1米,重檐翹角,精工巧構(gòu),氣宇軒昂,金碧輝煌。亭四匾分別為“第一山”(出自寶掌和尚語:“高出五岳,秀甲九州,震旦第一山也”);、“峨眉山”、“大光明山”(出自佛教《華嚴經(jīng)》“善財童子佇立妙高峰上,觀此山如滿月,大放光明”)、“皇人之山”(出自《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和《三皇經(jīng)》),代表著峨眉山在中國名山以及佛教、道教中的顯著地位。亭子中間屹立著全銅鑄造的標志物,高2.5米,寬2米,為“水浮蓮花托起的晶瑩寶石”。整個標志分三層:寶石、蓮花和基座。寶石為水晶,內(nèi)含銅鑄“世界遺產(chǎn)”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標志,晶瑩透明,星光璀燦。蓮花與基座均為銅鑄,六個蓮花瓣上雕有峨眉山著名的新舊景觀,分別為生態(tài)靈猴、四面十方普賢、雙橋清音、秀甲天下、九老仙府、萬年寺;鶊D案則以峨眉山的自然和人文為內(nèi)容,凸起部分選取了海瑞開鑿第一大佛、宋太宗賜金像普賢、軒轅受道天真皇人、蒲公追鹿顯真身、寶掌點化造祖殿、李白歌詠峨眉月、楚狂接輿求仙跡七個人文故事,凹進部分則以峨眉山的自然資源為內(nèi)容,主要有桫欏、靈猴、楨楠等。整個標志喻意是大自然的賦予和歷代為峨眉山貢獻過的人們,造就了這顆“世界之星”。亭柱內(nèi)四側(cè)雕有生態(tài)猴區(qū)、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曉雨、金頂祥光、雙橋清音、白水秋風、瑜伽幽境著名景觀圖八幅!暗谝簧酵ぁ睂Χ朊忌降膫鹘y(tǒng)文化進行了略釋,對峨眉山的游山賞景進行了指點,文化內(nèi)容豐富,寓意深遠,令人目不遐接,思緒萬千。
【摩崖石刻】
面向峨眉山最大的生態(tài)旅游廣場,位于瑜伽小徑旁,北靠紅珠頂,瑜伽河緩緩流過,倍添一份靜謐和雅趣。面對摩崖石刻,折服于峨眉山久遠的歷史,震撼了峨眉山“天下第一”的氣勢。崖石上“神洲第一山”和“山之領(lǐng)袖”九個朱紅色大字,標明了峨眉山在中國名山中的顯赫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而分列在四周的名人名言,代表了魏晉、元、明、清不同朝代,不同的人物對峨眉山“第一山”的評價。有“三峨,高出五岳,秀甲九州,此震旦國第一山也!(魏晉寶掌千歲和尚);“峨眉山自趾徂頂為七十里,過于岱宗三十里,孤絕高寒,已逼西方佛界,震旦第一山也。”(元郭翼《雪履齋筆記》);“神州有三大道場,為震旦佛國:一曰峨眉,二曰五臺,三曰補陀,則峨眉又神州第一山也!”(明袁子讓《二山圖記》);“峨眉為震旦第一山,天皇授道、普賢示現(xiàn)之所, 神奇靈異,非復(fù)人間!(清江皋《游峨眉山記》);“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版之所聞,昆侖之伯仲也!(晉?王羲之《與謝安書》);“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明周洪謨《峨眉天下秀》)“普賢者,佛之長子, 峨眉者, 山之領(lǐng)袖。山起脈自昆侖, 度蔥嶺而來也。結(jié)為峨眉, 而后分為五岳!(明傅光宅《峨眉山普賢金殿碑》);“宇內(nèi)名山四, 而峨居一。伯仲昆侖, 五岳莫與爭先焉。”(清?張能鱗《登峨賦》)
【秀甲瀑布】
是迎賓廣場的主體建筑之一。“秀甲天下”濃縮了“峨眉天下秀”這一定論,一個“甲”字突出了峨眉秀色的地位和峨眉山人的氣魄。同時,“秀甲天下”與“天下名山”牌坊相互照應(yīng),并對“天下名山”的特色作了注釋和補充!疤煜旅健慵滋煜隆备爬硕朊忌降臍v史地位和景觀特色。站在瀑布前,只見飛瀑從天上瀉來,一條白練懸掛于石壁上,飛濺的水花在空中形成一陣雨霧,陽光下彩虹隱現(xiàn),溪河之中浪花滾滾,響聲轟隆。
【迎賓灘】
迎賓灘是迎賓廣場的標志性建筑,面向低山區(qū)的游人集散中心——迎賓廣場,從左到右,依次是寶掌和尚所提“震旦第一山”,和康熙皇帝御提三個大字“峨眉山”,以及世界遺產(chǎn)標志,背靠全國風景區(qū)中第一個游人中心——峨眉山游人中心和四川省重點博物館之一的峨眉山博物館。四周綠蔭環(huán)繞,峨眉山泉從石上流下,色如白練,似明珠鑲翡翠,水花跳躍奔騰,水聲歡快歌唱,代表著熱情好客的峨眉山人歡迎著來五湖四海的賓客。
【名山起點】
名山起點位于有“峨眉山世外桃源之稱”的峨眉山第一鄉(xiāng)黃灣鄉(xiāng),是進入峨眉山景區(qū)的門戶!懊狡瘘c”牌坊結(jié)合了南北古建筑藝術(shù)之長,既有北方建筑的莊嚴氣勢,又有南方建筑的精雕細刻,其牌坊頂部則采用了峨眉山民居典型的翹角手法。整個建筑均為仿古式建筑,古樸典雅,集景區(qū)的客運和管理辦公為一體,也是“數(shù)字峨眉山”的重要組成部分。
【洪椿小雨】
以清幽靜雅取勝的洪椿坪,坐落在中山群峰環(huán)抱之中。坪上,云霧豐盛,古木蔥蘢,山鳥長吟,濤聲殷殷。洪椿坪建于明萬歷年間,原名千佛禪院,以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樹而得名。寺中一聯(lián)中說:“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是以“大椿”來比喻洪椿樹的古老和寺廟的歷史悠久。
春夏雨后初霽的早晨,山野空氣格外清新,微帶涼意;寺宇庭院一塵不染,整潔雅致。此時,山林中,石坪上,庭院里,落起霏霏“曉雨”。這“曉雨”,似雨非雨,如霧非霧,樓閣、殿字、花木,山石、游人、影壁,以及庭院右側(cè)的林森小院,一切都似飄忽在迷茫的境界中,呈現(xiàn)出一種虛無飄渺的朦朧美。游者或倚立庭院,或漫步寺外,仿佛周身被“曉雨”潤濕,但撫摸衣裝,絲毫沒有被雨水浸濕的痕跡,卻頓感清涼和舒適。
所謂“曉雨”,科學(xué)家解釋是雨后初晴時,山林中飽和的濕度,經(jīng)過涼夜的冷卻而蒸發(fā)不散的大氣。
【大坪霽雪】
大坪危聳于黑白二水之間,一峰突起。位于峨眉山的中部,左與華嚴頂、長老坪、息心所、觀心坡諸山,比肩相望;右有天池、寶掌、玉女,呼應(yīng)諸峰,四繞回環(huán);中心頂鼎峙于前;九老洞屏臨于后,海拔1450米。山勢險峻,孤峰脊嶺,僅東北兩側(cè)各有一陡坡上下,自然景觀還有一奇,即“大坪霽雪”,為峨眉山十景之勝。
每年秋末,金頂開始飄雪;立冬一過,大坪已是雪花滿山飛舞,挺立的常綠喬木,如瓊枝玉葉,白塔凌空。嚴冬時,峨眉山處處雪樹冰花,全山宛似銀色世界。大坪和周圍的群峰,變成潔白的一片凈土。晴雪初霽,佇立在大坪以上高海拔的山峰上,鳥瞰大坪是另一番“幽峭精絕”的冬景。大坪和環(huán)繞四周的群峰,組合成一朵龐大的雪蓮花:大坪如同花芯,叢叢參天古樹活象花蕊,周圍的峰巒宛似一裂裂花瓣!按笃红V雪”凝聚著峨眉雪的形色美。
【九老仙府】
“九老仙府”是仙峰寺與九老洞的統(tǒng)稱!八绿栂筛,洞臨九老;山迎佛頂,臺接三皇!毕煞逅碌牡谝蛔蟮钋笆系倪@一副楹聯(lián),概括了“九老仙府”的主要景點。離仙峰寺右側(cè)0.5公里的九老洞,全稱九老仙人洞。 相傳九老洞是仙人聚會的洞府,給它蒙上了一層撲朔迷離的神奇色彩。洞位于仙峰寺右側(cè)山腰,藤蘿倒植,下臨絕壁。洞口里“人”字形,高約4米。洞內(nèi)黝黑陰森、濕潤,能直立行走的通道有100多米,往前岔洞交錯,深邃神秘,未探明前,人多不敢入內(nèi)。
1986年,經(jīng)過四川省地質(zhì)礦產(chǎn)局207地質(zhì)隊和有關(guān)專家聯(lián)合進行科學(xué)考察后,才初步揭開了九老洞之謎。九老洞為峨眉山著名的巖溶洞穴,在長達1500多米向下延伸的通過內(nèi),有一個全封閉型的觀賞空間,首先呈現(xiàn)出的是多變的空間美。第一段為淺部,有比較寬大的廳堂,廊道式洞穴;第二段為中部,開始出現(xiàn)岔洞,這一段是九老洞的主體部分,多系網(wǎng)狀交叉形的宮型洞穴,洞中有洞,上下重疊,縱橫交錯,僅在洞穴交錯處,形成較大的洞穴或豎井;第三段為深部,主要是裂隙型洞穴,一條陰河時而沿裂隙滲出,時而蜿蜒隱入洞底。洞壁和洞頂天然雕琢的巖溶造型,洞內(nèi)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石芽、石花等等。
【象池月夜】
峨眉山月,自古留名。觀月的最佳地方是報國寺、蘿峰頂、萬年寺、仙峰寺和洗象池等地,賞月的最佳時令是在秋天!跋蟪匾乖隆笔嵌朊际爸凶罡桓星樯实囊痪。
每當月夜,云收霧斂,遙天一碧,萬山沉寂,秋風送爽,一輪明鏡斜嵌在潔凈無云的藍空上,唯有英姿挺拔的冷杉樹林,蕭蕭瑟瑟,低吟輕語。月光透過茂密墨綠的叢林,大雄殿、半月臺、洗象池、初喜亭、吟月樓,沉浸在朦朦的月色里,肅穆,活靜。月光下,古剎似一側(cè)臥的大象頭,藍天映襯,剪影清晰:大殿似額頭,兩側(cè)廂房似雙耳,半月臺下的鉆天坡石階,又好似拖長的象鼻,不知是巧合,還是寺廟設(shè)計師的匠心獨具? 月移清天,六方小池內(nèi),一汪清泉,一輪明月恰好映在池中,兩月相對,天上人間,渾然一體。
【金頂祥光】
峨眉山金頂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金頂祥光”則是峨眉山精華所在,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燈四大奇觀組成。
日出:在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頂,踞高望遠,日出景象更加浩瀚壯闊。黎明前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空曠的紫藍色的天幕上,一剎間,吐出一點紫紅,緩慢上升,逐漸變成小弧、半圓;變成桔紅、金紅;然后微微一個跳躍,拖著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輪圓圓的紅日嵌在天邊。伴隨著旭日東升,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大地。
云海:晴空萬里時,白云從千山萬壑中冉冉升起,蒼蒼茫茫的云海猶如雪白的絨毯一般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山風乍起時,云海飄散開去,群峰眾嶺變成一座座云海中的小島,云海聚攏過來,千山萬壑隱藏得無影無蹤。云海時開時合,恰似“山舞青蛇”,氣象雄偉。
佛光:當人站在金頂背向太陽而立,太陽光從身后射來,前下方又彌漫著霧時,這時便見到前下方的云霧天幕上會出現(xiàn)一個色序排列為外紅內(nèi)紫的彩色光環(huán),中間出現(xiàn)人的身影,且人動影隨,這就是佛光。即使有成百上千的游人同時觀看,游客也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被光環(huán)籠罩,非常神奇,所以佛光又被人們稱為“峨眉寶光”。實際上佛光是光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是因陽光照射云霧表面的衍射作用而形成的。佛光每年平均出現(xiàn)70余次,在下午2--4點鐘出現(xiàn)較多。
圣燈:圣燈又名佛燈,在金頂無月的黑夜,舍身巖下常出現(xiàn)飄浮的綠色光團,從一點、兩點形成千萬點,似繁星閃爍跳躍,在黑暗的山谷中飄忽不定,古時被人們贊為“萬盞明燈朝普賢”。圣燈現(xiàn)象極為奇特,其原因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山谷的磷火,另一種說法是某些樹木上有一種密環(huán)菌,當空氣中的濕度達到100%時便會發(fā)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