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食是月球在運動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種現(xiàn)象。月食是地球位于月球與太陽之間時,月球進入地球的陰影中,被地球所遮掩時的天象。由于地球本影很長,在月球軌道處,地球本影的寬度約為月球直徑的2.7倍。因此,月食只有全食和偏食兩種,沒有環(huán)食。月球全部鉆進地球本影,就發(fā)生月全食;月球在地球本影的邊緣掠過,只有一部分進入本影,就形成月偏食。
地影除了本影外,也有半影,月球落入地球半影區(qū)時,也會形成“半影食”,但肉眼一般覺察不到半影食時月球亮度的變化。全食的月球并非完全看不見,由于穿過地球低層大氣的陽光受到折射,進入地球本影,投射到月球上,月球會表現(xiàn)出紅銅的顏色。
月食的過程和日食的過程有些不同。月球自西向東運動,它在東邊緣先接觸地影,因此月食總是從月輪的東邊緣開始。與日全食一樣,月全食分為相同的5個階段(初虧、食即、食甚、生光、復(fù)圓),從食即到生光的全食時間長達1小時以上。朝向月球的半個地球上見到的月食的時刻和情況完全一樣,正如舞臺上的燈泡漸暗至熄滅的過程,對于劇場內(nèi)的所有觀眾都是一樣,并且會同時看到。
就地球而言,一年內(nèi)至少有2次日食,但月食可能一次也沒有,如1980年。如果把日食和月食加在一起,一年內(nèi)最多時可發(fā)生7次食,其中5次日食,2次月食,如1935年;或4次日食,3次月食,如1982年。發(fā)生7次食的年份是很少的,常見的是日食和月食各2次。由于日食帶的范圍不大,而月食在半個地球上都能看到,所以,雖然對全地球而言,日食發(fā)生的次數(shù)比月食多,但對某一地區(qū)而言,看到月食的機會比看到日食的多。狹窄的日全食帶平均每隔二三百年才會掃過某一指定的地點,很多人一生都沒見過日全食。
參與互動(0) | 【編輯:鄧永勝】 |
專題:嫦娥二號發(fā)射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