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地震前的選擇曬出人性瓦礫
2008年05月28日 04:54 來源:新京報 發(fā)表評論
慘烈的大地震面前,不同人士的不同選擇,也晾曬出一些人性的瓦礫。
王石先生因為萬科剛開始捐款不多遭到炮轟,他為自己及同情形的“少捐者”辯解:捐不捐是個態(tài)度問題,捐多少是個權(quán)利問題,“200萬已盡到企業(yè)責任!睂Υ耍姓撜咭徽Z中的,一個億也好,200萬也好,你不應被強迫劃賬,但是你也不能要別人對你的行為沒有態(tài)度。災難面前表現(xiàn)愛心,除了少量輿論壓力之外,如何選擇主要還是取決于人性的本能,盡管也可以使用“社會責任”這樣的政治術(shù)語對公眾人物和公權(quán)階層進行道德層面以外的評判。
而生死抉擇面前,人性更是纖毫畢現(xiàn)。此次地震中,有多位教師為護救孩子不幸罹難,但那位在都江堰教語文的北大畢業(yè)生范美忠因獨特的見解一夜聞名:你有救助別人的義務(wù),但你沒有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別人的義務(wù)。為人師表的理想,大災難面前你有一萬個理由不用去在意,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來說,保護女性和孩子恐怕還屬于最基本的公序良俗,哪里需要用高尚與否去搪塞呢。
至于北川廢墟里發(fā)出的“救救我,我是張書記”,與其說是引人注意,不如說是求生心切,算不上高尚,也算不得可恥,是人性的最真實折射。問題是,面對“書記”的呼救和其他埋在廢墟中的群眾,救援人員如何選擇。
□西風(江蘇 媒體從業(yè)者)
【編輯:邱觀史】
專題報道:四川汶川地震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