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六月十六日電(記者 王祖敏)對于“三孤”人員的救助是災后安置工作中的重點,記者今天在成都市第二福利院看到,部分災區(qū)老人在此得到妥善安置,但該福利院院長倪紅剛和黨支部副書記李仲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希望社會各界能給予災區(qū)老人更多關注。
成都市第二福利院黨支部副書記李仲強介紹:汶川大地震后,該院接受了四十多名來自災區(qū)的老人,年齡最大的八十八歲。他們分為四類:已經(jīng)確定身份的“孤老”、家屬尚未找到的“疑似孤老”、家屬雖然找到但卻不具備安置條件、從受災福利院轉(zhuǎn)送而來。
地震發(fā)生后,第二福利院就召開了緊急會議,在服務對象已基本滿員的情況下調(diào)配房間,留出特服區(qū),以接待來自重災區(qū)的老人。
為了保證災區(qū)老人能得到最好照顧,福利院專門成立了衛(wèi)生防疫、醫(yī)療救助、心理康復、生活服務、其它后勤保障等多個小組,由于部分老人與家人失去聯(lián)系,院方又特別成立了尋親領導小組,幫助多位老人找到親屬。
對災區(qū)老人的照顧,院領導對服務人員的要求是“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但在這一特殊時期,福利院的每一個員工對災區(qū)老人的投入都遠遠超過對自己父母的照顧。僅在“吃”這一項上,院方就煞費苦心,不僅有營養(yǎng)師配餐,還要聽取老人們的意見,飯菜要在保證營養(yǎng)的前提下盡量可口,而且每頓飯都要送到老人手上。
倪紅剛院長告訴記者:災區(qū)老人剛入住時,普遍顯得痛苦、緊張、焦慮,有的甚至出現(xiàn)過激反應。對此,院方專門配備心理康復師對老人們進行心理調(diào)節(jié),還與老人們座談,了解他們的想法,并安排此前入住的社會老人及家屬與之進行溝通、互動。等老人們的身體、心理更康復一些,院方還將安排他們到周邊景點參觀,一是讓他們散散心,另外也讓他們看看外面的環(huán)境,讓老人們安心。
記者在福利院采訪時也看到,災區(qū)老人目前情緒平穩(wěn)、狀態(tài)良好,他們對記者說得最多的兩個字就是“感謝”。
盡管如此,印在記者腦海中的那一張張?zhí)N含著悲傷和茫然的慈祥面容仍然讓人揪心―福利院里,這些災區(qū)老人雖然得到了很好安置,但要撫平他們的心靈創(chuàng)傷,讓他們真正能夠“安享”晚年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更何況,福利院之力畢竟有限,更多的災區(qū)老人還在帳篷內(nèi)、在廢墟旁期盼著他們重建的家園。
倪紅剛有些憂慮地說:老人和兒童的承受能力差、心理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而老人對災難更難以忘懷,也更敏感、固執(zhí),接受心理救助的難度也更大,因此,他呼吁社會各界能給予災區(qū)老人更多愛心、關心和耐心。(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