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幫咱們修公路呃?是誰幫咱們架橋梁呃?是親人解放軍,是救星共產(chǎn)黨。軍民本是一家人,幫咱親人洗呀洗衣裳呃……”這首《洗衣歌》在雪域高原被人們傳唱了幾十年。
武警交通部隊官兵從進藏的那天起,就把“天塹變通途”的宏圖偉志,一筆一畫地鐫刻上雪域高原,艱難而執(zhí)著地把公路從這道山梁牽到那座山頂,從河這邊牽到河那邊。39年來,他們在世界屋脊上,用忠誠、智慧、汗水和生命,為西藏經(jīng)濟騰飛、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活安康架設起一座座“幸福金橋”。
甘吃人間千般苦
筑起天路萬里長
青藏、川藏公路交匯處,拉薩河水歡暢奔騰,西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為銘記高原歷代筑路兵的豐功偉績而建造的青藏、川藏公路紀念碑高聳入云。
青藏、川藏、新藏公路是西藏聯(lián)系內地的交通大動脈,進出西藏95%的物資都是通過這三條公路運輸?shù)。然而,復雜的地質條件、頻繁發(fā)生的自然災害、不斷增加的公路運量,使這幾條生命通道瀕臨癱瘓。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武警交通部隊官兵就鉚在這幾條生死線上,承擔起修建、改造和養(yǎng)護保通任務。
川藏公路翻越14座四千米以上的雪山,跨越12條大江大河,落差一二千米的陡峭懸崖和峽谷形成的險峻路段,令人不寒而栗。沿途一年四季經(jīng)常突發(fā)的水患、塌方、泥石流、雪崩等公路病害,更是難計其數(shù)。在川藏線上修了幾十年路的四支隊政委李希平清晰記得,以前松棕110公里路段每年要塌方十幾次、甚至幾十次,最嚴重的一次塌下大半座山。為了整治好這條路段,官兵們沒少花力氣。有一次,緊急施工所需的500多噸水泥全是由人工背到工地的,幾百斤重的大石條硬是由官兵們喊著號子抬到工地。
業(yè)拉山腳下有三座墳塋,長眠著三支隊黃新忠、張志宏、李炳岑3位戰(zhàn)士。在冷曲河施工路段執(zhí)行運輸任務時,3人遇險翻車犧牲。黃新忠結婚不久,就返回了川藏線,新婚之別卻成永訣;張志宏,19歲,這位小戰(zhàn)士犧牲前在給父母的信中說,還有兩個月就可以回家探親了;李炳岑,20歲,他在彌留之際對戰(zhàn)友說:這路太險了,一定要把它整好……
2002年4月,八支隊奉命擔負新藏線西藏段界山達坂至薩嘎縣1375公里路段的養(yǎng)護保通任務。部隊養(yǎng)護的千里路段,平均海拔4663米,空氣含氧量不足內地一半,年平均氣溫零下6攝氏度,最低達零下40多攝氏度。這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環(huán)境最苦、路況最差的公路,被稱為“鋪在云端的天路”。該支隊上勤當年就實現(xiàn)了養(yǎng)保路段無斷通,創(chuàng)下了新藏線建成以來的最好記錄,許多長年翻漿、雪害、陷車的“卡脖子”路段得到徹底整治,行車時速、車流量和安全系數(shù)均大幅提高。
如今,西藏的公路從數(shù)量到質量都有了劃時代的改變,但永遠不變的是筑路兵“甘吃人間千般苦,愿筑天路萬里長”的赤膽忠心。
智慧撬開老虎嘴
有志直通墨脫縣
3月的嘎隆拉山,仍被近一米厚的冰雪包裹得嚴嚴實實。嘎隆拉山下,鉆機隆隆,一派繁忙景象。
打通了這條隧道,等于打通了墨脫縣的咽喉要塞,素有“高原孤島”之稱的墨脫縣有望結束不通公路的歷史。然而,復雜的地質地形條件和極端氣候對工程技術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這條隧道是迄今為止國內穿越斷層最多、地應力最高、逆坡坡度最大的高原隧道。從組織施工看,它是一個浩大的系統(tǒng)工程;從技術上講,它是一本隧道病害百科全書。
總工程師毛瑞兵從接到命令的那天起,就一頭扎進了資料室查找有關地質資料,他的目標是立起西藏公路隧道建設的新標桿。為解決隧道埋深的難題,部隊專門成立了攻關小組,研究出一套“加強測試和預警,圍巖加固,超前應力解除,開挖控制,爆破控制”等全新施工技術。
通往墨脫的公路正在建設,早已建成通車的中尼公路上也留下了許多故事。
自從有了中尼公路,中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國家一級通商口岸樟木的變化日新月異,已經(jīng)從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發(fā)展為商賈云集、車水馬龍的國家重要口岸,邊貿(mào)額目前已經(jīng)突破10億元人民幣。
留在這條路上的故事中,最令官兵們津津樂道的是攻克“老虎嘴”難關。這是雄踞在雅魯藏布江邊的一個崖口,形狀如同橫空出世的虎嘴,中尼公路修到這里時一度“卡了殼”。
誰來撬開“老虎嘴”?大隊長蘭健康帶領突擊隊沖了上去。隆冬時節(jié),他們打破高原冬季不施工的常規(guī),通過集體智慧研究出新的施工方法。整整一個冬天,官兵們吃住在工地,如一根根鋼釬插上了崖口。冬去春來,他們成功突破了“老虎嘴”,這段工程后來被西藏交通廳樹為“樣板工程”,而在對面施工的地方工程隊則驚嘆不已:難道是神兵天降?
在武警交通部隊官兵手中,西藏公路交通圖每年都是新的。39年來,官兵們堅持科技筑路,創(chuàng)造出122項優(yōu)質工程,攻克了15項國家級技術難題,在西藏公路建設史上創(chuàng)造了30多項第一:青藏公路多年凍土地區(qū)黑色路面修筑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拉薩至羊八井高等級公路結束了西藏沒有高等級公路的歷史;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獲國家建筑工程“魯班獎”和“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
搶險救災顯身手
忠誠鋪就平安路
今年2月25日,藏歷新年初一。15時許,四支隊作戰(zhàn)值班室的電話響起:“然烏溝段K3876米處、牛踏溝段K3913米處同時發(fā)生雪崩,八宿到波密交通中斷,一千多名走親訪友的藏族同胞被困在冰天雪地里!”
災情就是命令。支隊長陳軍立即指揮部隊投入搶險,80多名官兵一夜未眠,十幾臺機械轟鳴不停,搶通戰(zhàn)斗緊張激烈。黨員干部戰(zhàn)斗在最前線,堅守在最險處。六中隊中隊長賀炬因為患病,正在打點滴,聽到搶險的消息,自己偷偷拔下針頭,堅持要為裝載機探路。新戰(zhàn)士王五說:“不讓一名藏族群眾挨凍受餓,是對我們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最生動的詮釋。”獲救的藏族群眾多吉說:“然烏溝的雪崩太可怕了,要不是武警交通官兵及時營救,我們早就凍死了!”
這樣的搶險戰(zhàn)斗,對保障天路暢通的武警交通部隊官兵來說并不鮮見;但對那些奔波在路上的西藏各族群眾來說,有了武警官兵,心中就多了一份安全和踏實。
2008年7月25日,樟木段發(fā)生通車43年來最大規(guī)模的山體滑坡,100多米路基被完全摧毀,數(shù)百名過往群眾和200多臺車輛被堵在狹窄的山道上進退不能。極不穩(wěn)定的山體在大雨浸泡下隨時可能再次發(fā)生滑坡,如不能及時搶通,轉移被困群眾,后果將不堪設想!二支隊40多名技術骨干組成的搶險突擊隊和6臺機械在半個小時內趕赴搶險現(xiàn)場,經(jīng)過90個小時的連續(xù)戰(zhàn)斗,官兵們終于在半山腰開出一條便道。
39年來,武警交通部隊共參加了千余次搶險戰(zhàn)斗,解救被困群眾近萬人。這群敢打敢拼、英勇善戰(zhàn)的筑路兵,使西藏的交通版圖更加壯美,使雪域高原的騰飛路、致富路和平安路不斷延伸! (張濤 徐勇)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