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道,4月1日是美國的人口普查日,截止當天,大約有6440萬個家庭已經寄回10個問題的普查表格,但這個比例(54%)仍然遠遠不夠。這關系著總額達4000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及眾議院議席如何分配。在華裔聚居區(qū),參與情況并不一致,洛杉磯、舊金山等合法移民較多的區(qū)域華人回郵率較高,而紐約華人區(qū)則遠低于全美平均水平。
紐約州長訪華埠吁積極參與
紐約州長帕特森1日特地到曼哈頓華埠作宣傳,他呼吁每個人都要參與這次人口普查,因為少算一人,紐約便少獲得一份聯邦撥款。
帕特森州長此次訪問華埠受到社區(qū)的熱情接待,華人社團特地請來舞獅隊在勿街舉行歡迎儀式。下午5點,帕特森在華裔助理胡思源等人陪同下抵達勿街,他剛下車便受到舞獅和鑼鼓的熱烈迎接。接著帕特森到美東聯成公所與人口普查義工見面,隨后從勿街步行到東百老匯的麒麟金閣接受社團的宴請,陪伴他的有華裔州眾議員孟昭文、紐約高院法官凌德麗、中華公所主席伍權碩、聯成公所主席黃達良和顧問趙文笙等僑領,一路敲鑼打鼓,氣氛熱烈,許多民眾向州長揮手致意,有些人走過來合影。
帕特森說,今天4月1日是人口普查日,也是愚人節(jié),同時也是他太太的生日。他指出上一次人口普查統計的紐約州人數少于實際人數,結果導致過去十年里紐約州少獲得數以億計的聯邦撥款。因此他呼吁每個人都要填寫人口普查表并寄回表格,確保每個人都計算在內。
帕特森表示今后將繼續(xù)與華人社區(qū)合作。他指出紐約州曾經接待150名四川地震災區(qū)的學生來州立大學學習,“這些學生們來向我們學習,同時也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讓我們也向他們學習!迸撂厣指出華人不僅在紐約市安家樂業(yè),上州也有很多華人,這表明紐約州越來越多元化,也表明華人愿意到其他地方居住并相信在那里會得到平等對待。
根據人口普查局網站截止31日晚的數據顯示,紐約市人口普查平均回郵率僅為37%,遠遠低于52%的全國平均水平。華人聚集的法拉盛回郵率低的更是出奇,部分地區(qū)更是低至15%。僑報記者林菁
舊金山問卷回郵率高于全美 洛杉磯選出華裔人口普查寶寶
為慶祝4月1日全美人口普查日,洛杉磯地區(qū)數家醫(yī)院均選出了“2010年人口普查寶寶”。1日出生在華人聚居城市嘉惠爾醫(yī)院的女嬰周海怡,有幸成為洛杉磯區(qū)域華裔“2010年人口普查寶寶”。1日清晨4時57分出生在蒙特利公園市嘉惠爾醫(yī)院的周海怡,則有幸被選為洛杉磯區(qū)域華裔“2010年人口普查寶寶”。人口普查局洛杉磯區(qū)域辦公室華語專員李鄒筱玲,下午深入病房將此次人口普查的紀念品送給了周海怡母女。
在醫(yī)護人員的照料下,周海怡母女健康平安。周海怡的母親對女兒被選為洛杉磯區(qū)域華裔“2010年人口普查寶寶”感到高興。李鄒筱玲表示,有關“2010年人口普查寶寶”的資料將永久保存在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庫中。周家住在華裔居民聚居的阿罕布拉市。
根據聯邦人口普查局的規(guī)定,4月1日是此次人口普查數算人口的界限:4月1日及以前出生的在美國的人口均在此次人口普查范圍之內,4月2日出生人口則將在10年之后參與下一次的人口普查。4月1日出生在嘉惠爾醫(yī)院的嬰兒共7位,其中3位是華裔。李鄒筱玲解釋說,在4月1日夜12時之前出生的寶寶,則可在今后10年內給地方政府“掙回”1萬4千元的聯邦補助經費,而出生在4月1日夜12時之后的寶寶,由于不在此次人口普查數算之列,則將讓地方政府10年內“損失”1萬4千元聯邦補助經費。去世人口的數算也以4月1日為準。(邱晨)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