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過敏“偷”走你的春天
別讓過敏“偷”走你的春天(健談)
暖意融融,春風拂面,有人踏青賞景,有人噴嚏連天。眼癢、流淚、鼻塞、咳嗽……這惱人的過敏癥狀像一張無形的網,將人困在春天的門檻外。
從藥物過敏到食物過敏,再到花粉過敏,世界上的過敏原千奇百怪,但本質上都是免疫系統(tǒng)對一些外來物質產生了過度反應。說到這里,或許你也有相同的困惑:明明以前不過敏,為什么現在突然過敏了?小時候對某些東西過敏,長大后癥狀為何反而輕了,甚至完全不過敏了?其實,這背后可能存在多種影響因素,氣候、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等,都可能讓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對某種物質產生過敏反應。換言之,過敏或許會在某個毫無防備的瞬間突然降臨,因此,提前關注過敏問題,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目前全球約有4億人患有過敏性鼻炎,3億人患有哮喘。近年來,我國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病率也不斷攀升,目前估計患病人群已超過2億。患過敏性疾病,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嚴重的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無論是其發(fā)病原因之復雜、患病人數之多、發(fā)病率的增長速度之快,還是病情的影響程度之深,都在給我們敲響警鐘:過敏性疾病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亟需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當遭遇過敏,有人秉持“扛一扛”“拖一拖”的心態(tài),覺得“忍忍就過去了”。殊不知,放任過敏反復發(fā)作,可能會讓鼻炎升級為哮喘,導致“小病”拖成“大病”。雖說過敏難以根治,但我們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加強預防等手段,免受過敏困擾。有人善用“躲”字訣:清晨緊閉門窗,外出全副武裝,甚至從北方楊絮漫天的城市“逃”往南方,只為避開過敏原的圍追堵截;還有人遵照醫(yī)囑,提前1—2周使用抗組胺藥物或鼻用激素,為身體筑起一道“防火墻”……對于頑固性過敏,脫敏治療提供了一種新思路,通過微量多次注射過敏原,讓免疫系統(tǒng)逐漸“脫敏”,最終實現與過敏原的“和平共處”。
當然,防治過敏不能僅靠個人努力,社會各界也要積極行動起來。在過敏防治的路上,我們已看到不少積極舉措:多地氣象部門上線了花粉過敏指數播報,為過敏患者提供預警服務;一些城市的綠化也在悄然改變,有的給易致敏樹木進行“洗剪吹”,有的開始更換綠化植株品種,有的開展花粉治理科技攻關,那些易引發(fā)過敏的圓柏、蒿草等植物,正逐漸被更適宜大眾的植物替代……當個體的努力與社會的系統(tǒng)支持相互配合,就能織就一張更嚴密的過敏防護網。
過敏雖煩,但不必恐慌。科學防治、積極面對,別讓過敏“偷”走你的春天。
王美華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3月28日 第 09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