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31日電 日本共同社今日發(fā)表文章,該社記者渡邊和昭對在臺“海上旅館”上的大陸漁民進行了親身探訪,在共同生活中揭開了這些大陸漁民不為人知的生活狀況。內(nèi)容如下:
夜晚9點,兩名男子剛才裸身洗澡的廚房地板因為墨魚汁而染得漆黑。大鍋前排著手持紅桶的男子。他們是在等夜宵煮熟。夜宵是加入白天多余的墨魚的面條。
他們也邀請我,但是我以“肚子很飽”為由拒絕了。真實的理由是我看到廚師在貯藏魚的水槽中不用洗滌劑洗菜刀,旁邊還有幾個人站著小便。
這里是“海上旅館”——這是對到臺灣打工掙錢的大陸漁民居住的漁船的稱呼。由于臺灣當(dāng)局方面不允許大陸人在臺就業(yè)。因此,除了臺風(fēng)避難外,臺灣當(dāng)局拒絕他們上岸,強迫他們居住在如廢鐵一般的漁船上。
臺灣東北部的蘇澳港上漂浮著七家“海上旅館”,我就停留在最大的叫做“海龍”的船上,借此窺探他們的生活狀況。
這艘約200噸的船是30多年前在日本制造的漁船,6年前被改造成旅館。船艙和甲板加起來一共四層。甲板上是由白鐵皮搭成的臨時小屋,每間屋子都是上下兩層。船體銹跡斑斑,小屋的鐵皮也是凹凸不平。
管理人魏由雄(43歲)冷漠地說道:“現(xiàn)在只有80個人,鼎盛時期有300人。熱得根本不可能睡覺!
包括魏由雄在內(nèi)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以漁業(yè)為主,來自福建平潭縣。年齡從24歲到45歲,其中還有已經(jīng)居住了11年的“老資格”。
手機是唯一的娛樂
船艙被隔板分割成一間間2張塌塌米大小的房間。很多時候,5個人就擠做一堆睡覺,連翻身都不行。暖濕的空氣幾乎陷入凝滯,只有天花板上的吊扇送出一些風(fēng)來。他們的皮膚被海風(fēng)吹的發(fā)黏。
傍晚,40歲的陳華用往嘴里扒著粥,小菜只有咸帶魚。他撇下平譚的妻子和小孩,已經(jīng)在這船上生活了將近2年。他的月薪約是8000新臺幣。和享受外國勞動力最低工資保障的越南和印尼等國來此打工的漁民相比,他的工資只有他們的一半左右。
而這其中的1000元作為伙食費、照明取暖費交給中介人,剩余的存入銀行。陳華用不無自嘲的說:“大兒子想上大學(xué)需要學(xué)費。這里反正上不了岸,正好能省錢!
出去打漁之前一般打打牌、玩玩麻將、或者看電視、補漁網(wǎng),但最大的快樂是用手機和家人通話!皩W(xué)校怎么樣?”“注意身體”。聽到家人那跨越海峽的聲音,這些人們臉上露出了笑容。
打算攢錢到日本留學(xué)而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出門打工的林斌(25歲)不滿地說道:“臺灣人到大陸賺錢,為什么卻拒絕我們這些同文同種的人到臺灣打工!
無法利用的設(shè)施
“海上旅館”的悲劇也正在發(fā)生。1994年7月,受臺風(fēng)引起的大浪影響,10名大陸漁民因觸礁而跌入海中溺死。去年7月,一艘船在為避開臺風(fēng)而向港口駛?cè)サ耐局幸虬l(fā)生火災(zāi),使得船上1人失蹤、11人不同程度負傷。
“聽到祖父母在電話里哭著說‘早點回來’的聲音,覺得很難過”。林斌說著低下了頭。
為后繼者不足而大為煩惱的臺灣漁業(yè)界自1991年起開始雇用大陸漁民。在近;顒拥拇箨憹O民大約有4000人,遠洋漁船上則有2萬人,這些人支撐著臺灣的漁業(yè)。
為了改善待遇,臺灣當(dāng)局已經(jīng)在蘇澳鎮(zhèn)南方澳等4個地區(qū)建造了供大陸漁民居住的設(shè)施。但也只能在避臺風(fēng)或者春節(jié)等休息時間才能使用。針對漁民希望無論何時都能夠使用住所一事,臺灣方面稱有是因防止偷渡入境。居住在總數(shù)超過40家的海上旅館中的漁民的陸上生活是不可指望的。
臺灣漁業(yè)界的環(huán)境也十分嚴酷。漁獲量每況愈下,如果收入因此減少的話,對于忍受窮困生活外出掙錢的漁民而言真可謂“雪上加霜”。
管理人讓我睡在最高一層的“船長室”的狹窄的床上。波濤雖比較平靜,但無線電的聲音和蟑螂讓我睡不著。早上5點多一些就起床。拖網(wǎng)漁船已被放在了甲板上。
單調(diào)的日子一天天地持續(xù)。以附近的軍港為基地的大型軍艦橫臥在海面上,但也許因為司空見慣,沒有人去特別注意它們。
吃完了剩下的帶魚作為早飯,我就乘坐來送大米和水的運輸船踏上了歸途。因為下雨,所以海面上一片朦朧。遠遠地可以隱約看見滿載著海上男人們的思鄉(xiāng)之情的“海龍”不安地搖晃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