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德州三月二十五日電 題:鄭和造就了菲律賓血統(tǒng)的中國人
中新社記者 韓勝寶
“是鄭和造就了菲律賓血統(tǒng)的中國人。”山東德州蘇祿王御園管理處副主任楊玉梅對記者說,鄭和七下西洋促成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國王到中國訪問,不幸染上重傷寒不治而亡,葬在此地。蘇祿國王的守墓子孫與中國世代通婚,留在中國的兩位王子的后裔漢姓為溫、安,至今子孫繁衍不絕,六百年來,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使陵墓所在的北營形成了一個菲律賓血統(tǒng)的中國村。
記者采訪了北營村年事已高的夏姓和馬姓幾位村民,原來北營村基本上都是東王后人溫、安及夏、馬、陳三姓傭人的后裔,如今陳姓已很少。據(jù)村民介紹,當年蘇祿國東王葬禮完畢后,東王長子隨西王、峒王及使團回國繼承王位,留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喇、三子安都魯和侍從十余人守墓。為照顧他們的生活,明政府特恩賜二頃多土地,修建了一座清真寺,并專門從濟南等地搬來三姓回民夏、馬、陳侍奉他們,并辦理每年的祭典。
今年八十八歲高齡的馬姓老人說,守墓六年后東王后裔回到了菲律賓,但由于眷戀中國,第二年就又重返德州。蘇祿國東王后裔們在明朝時備受禮遇,到了清朝同樣作為友邦貴客受到朝廷的特別恩顧,這樣持續(xù)了三百多年。清朝時,東王后裔入籍中國,從此,東王妃與兩個兒子長居中國,成為中國公民,直至去世,一同葬在東王墓的東南側(cè)。
馬姓老人說,入籍后溫、安可以同夏、馬、陳這三姓回民通婚,但溫、安之間因為是近親,則不可通婚。當時溫、安兩姓已繁衍了一百九十三人,他們圍墓而居,形成了一個自然村,名曰“北營”。清政府給他們分了田地,東王的后裔也像中國人一樣種田納稅,過起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夏姓老人告訴記者,而今,北營村的大部分居民仍是安、溫兩大姓氏。但東王后裔外遷的很多,尤其是歷史上運河兩次大的決口,許多人無以為生,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后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外出謀生的也不斷增加,現(xiàn)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了東王的后裔。不過,每年祭典的時候,不少外地的東王后裔都會趕回來,拜祭祖先,F(xiàn)在北營村已經(jīng)有三百多戶,一千多口人了,蘇祿國東王的后裔已繁衍到二十一代。
記者看到,北營村的古村落如今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水泥抹墻的兩層小樓。蘇祿國東王陵墓前長長的神道,成了村里最寬闊的大道,民居沿神道兩側(cè)布列。隨著城市的擴建,北營現(xiàn)在已與德州市緊鄰,田地全部被征走,村民都成了城市戶口,菲律賓血統(tǒng)的中國人可以享受德州市區(qū)居民的待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