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古生物學家大衛(wèi)·克勞斯率領的多國考古小組,在2月18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公布了他們歷時15年的考古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挖掘到遠古巨蛙化石,這種巨蛙很可能為地球有史以來的最大蛙類。
這種遠古巨蛙的個頭有保齡球大小,體重4.5公斤以上,身長40厘米,身披鎧甲、嘴巴巨大,生活在6500萬年—70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稱得上是蛙界之王,其復原后的“猙獰”面目足以讓挖掘出這只遠古蟾蜍化石的科學家嚇一大跳?茖W家將其定名為Beelzebufo,該詞由希臘語魔鬼的同義詞———Beelzebub,和蟾蜍的拉丁語bufo組合而成,意即魔鬼蟾蜍。
更讓人驚訝的是,考古學家是在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發(fā)現(xiàn)這只遠古蟾蜍的化石骨骼的,其外表與當今生活在半個地球和南美的標準青蛙相似,挑戰(zhàn)了有關古代地理學的假設。
科學家推測說,如果這種遠古巨蛙和它現(xiàn)在生活在南美的蛙類近親有著相同習性,肯定會相當貪吃,進食狼吞虎咽。甚至可以想象,它能夠吞吃剛剛孵化出來的恐龍幼崽。
克勞斯是在1993年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開始發(fā)現(xiàn)這只遠古巨蛙的骨骼碎片的,這些殘片的年代可以回溯到大約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克勞斯小組在相同的挖掘地點還發(fā)現(xiàn)了恐龍和遠古鱷魚的化石,但直到最近,他們才收集到足夠拼接和復原出這只遠古巨蛙全貌的化石,并稱出它的大概體重。
世界目前最大的蛙類是生活在西非的巨蛙,體重超出3公斤,身長近32厘米,但克勞斯小組的青蛙化石專家已經(jīng)確定,Beelzebufo與非洲巨蛙無關,卻與南美的角蛙有著親緣關系。南美角蛙通常被作為寵物,長著巨大的嘴巴,非常貪吃,因而有時也被稱作pacman蛙———吃豆蛙。pacman(吃豆人)是一款經(jīng)典游戲的主人公,通常被翻譯成食鬼,吃豆或小精靈。
Beelzebufo與當代角蛙類似,長著巨大的嘴巴,強有力的下巴和牙齒,頭蓋骨極厚,骨面上如同有些鎧甲和盾牌一樣,有棱和溝槽。
遠古巨蛙和當代角蛙之間的家族聯(lián)系,提出了一個古生物學上的難題:按照標準的大陸漂移說,從魔鬼蟾蜍生活的恐龍時代起,馬達加斯加與南美之間就被大洋長久隔離,而蛙類在鹽水中不可能長期幸存,因而按理說,它們之間不應存在親緣關系?藙谒拐J為,他們發(fā)現(xiàn)的這只遠古巨蛙,為陸橋說提供了證據(jù)。這種理論認為,在遠古大陸漂移分離的過程中,直至分離晚期,仍然存留著一些陸橋,連接著這些大陸板塊,因而使得一些物種得以從原先的棲息地,經(jīng)由遠比現(xiàn)在溫暖得多的南極洲遷徙到新的生活所在地。(趙亞平)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