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阿里山二00五年三月五日降雪二十二公分,創(chuàng)下十余年來的降雪紀錄,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內(nèi)知名的風景點“姊妹潭”在一夕之間成為銀白世界。 中新社發(fā) CNA 攝
冬季的阿里山仍然濃霧籠罩。 中新社發(fā) 宗金柱 攝
|
臺灣阿里山二00五年三月五日降雪二十二公分,創(chuàng)下十余年來的降雪紀錄,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內(nèi)知名的風景點“姊妹潭”在一夕之間成為銀白世界。 中新社發(fā) CNA 攝
冬季的阿里山仍然濃霧籠罩。 中新社發(fā) 宗金柱 攝
|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小伙壯如!边@首傳誦
已久的臺灣高山族民歌正是描述了阿里山地區(qū)的風情。以日出、云海、鐵道、森林與繁花名聞中外的阿里山;其雄偉的巨大身影,既是臺灣歷久不衰的“國家級”風景區(qū),亦是臺灣精神堅毅的表徵。
阿里山位于嘉義市東方72公里處,昔為臺灣重要林場,如今則是馳名中外的森林游樂區(qū);此地地勢高亢,空氣清爽宜人,夏季氣溫較平地低,故素以避暑勝地聞名。
阿里山山脈屬玉山支脈,西臨深谷與小塔山對峙,東有祝山、對高岳隔著陳有蘭溪遙望玉山主峰,北有如削的大塔山巍立,南以萬歲山、水山、石山延至玉山前峰。阿里山涵蓋范圍雖大,但一般所指為沼平公園一帶(海拔2274公尺)的阿里山森林游樂區(qū)。
阿里山景觀多元,春可賞花、夏能避暑,秋冬觀日出、看云海,一年四季皆有可觀,高山鐵路、森林、云海、日出及晚霞,更號稱阿里山五奇。
鐵路·小火車
阿里山登山火車
世界稱奇的阿里山森林鐵道,全長71.4公里,原是日據(jù)時代,日人覬覦阿里山豐富的森林資源而興建,鐵道大都穿山越嶺、沿著山壁或架空而筑,自海拔30公尺上升到2216公尺,回旋于獨立山間,為世界現(xiàn)今碩果僅存的三大高山鐵道之一。
阿里山車站至石猴一段的眠月支線,早期為運材鐵道,后開放為高山觀光鐵路,全程9.2公里,終點站為石猴。園區(qū)內(nèi)另有一條通往祝山的祝山支線,是前往祝山、對高岳看日出的熱門路線,這條鐵路由國人自行鋪設完成。祝山線與眠月線所行駛的俱是柴油小火車,錯失搭乘阿里山火車上山的游客,或可藉此見識小火車迷人的魅力。
森林·神木
阿里山為臺灣三大林場之一,因地形、氣候的影響,森林自山下而上呈熱、暖、溫三帶垂直分布,林相清晰可辨,資源富而不竭。
然在阿里山蓊郁俊美的大片森林中,以已逝的舊神木最負盛名,其不單是阿里山的地標,更是國際級的印象表徵。阿里山鐵路對外營運后,凡旅客搭乘火車上山者,入園前必先經(jīng)過神木這一站,瞻仰其崇偉的容顏,成為每位到訪阿里山的首要重頭好戲。沿著鐵道觀賞神木,由不同的角度欣賞,最能體會神木的力與美;遠觀,則略呈70度傾斜的樹型最具視覺之美,近看,則一柱擎天的氣勢最為撼人。由于其主干蒼勁挺拔,枝椏突出有力,加上樹型優(yōu)美,一直深受世人的喜愛。在許多對外的宣傳文件,甚至產(chǎn)品商標,均可見到他高大俊拔的身影。然而,剛則易摧,神木慘遭雷殛而成為枯木,徒留神木原址遺跡供游客憑吊。
取而代之的新神木群,多達20余株,樹齡從數(shù)百年至數(shù)千年不等,此外,阿里山的名木尚有以奇著稱的三代木、象鼻木,和僅次于舊神木的小一號神木——千歲檜、光武檜。
日出·云海
阿里山的日出聞名中外,多年來,為數(shù)眾多的游客,不辭早起,摸黑上路,只為等待光芒乍現(xiàn)與太陽蹦出的頃刻喜悅;而觀日出的最佳地點則是祝山與對高岳,前往二地看日出,除可搭乘傳統(tǒng)小火車外,亦可步行40分鐘,自沼平公園取道祝山觀日步道前往。
“阿里山云!睘榕_灣八景之一,其云層翻騰,波詭濤譎,極具神秘快感,在氣候干冷的秋冬晨昏,最易見著;而觀賞的最佳地點為神木站之前的“二萬坪”,和阿里山上的慈云寺、阿里山賓館、祝山附近。
鳥語花香
阿里山得天獨厚的茂美原始林,雖開發(fā)甚早、游客甚多,但仍保有極佳的山鳥棲息地,為“觀光局”評列臺灣十大山鳥賞鳥去處。金翼白眉、冠宇畫眉、鉛色水鶇、灰喉椒鳥、青背山雀、黃腹琉璃鳥等,均是此地的常客;漫步林道,沿途鳥語啁啾,此起彼伏,宛如與森林同步呼吸,讓人更能感受大自然的律動與美妙。
阿里山素以花卉聞名,百花爭艷中又以櫻花稱冠,早年即博得“櫻都”雅號。3月中旬至4月中旬則有成片櫻海怒放,稱為阿里山花季。櫻中極品的吉野櫻,原產(chǎn)于日本的,自1903年引進阿里山后,即連年獨占花魁,花色有粉紅、粉白兩種,成串的花團盈盈簇擁,娉婷旖旎,最是動人,阿里山賓館前是賞吉野櫻的知名景點。
4、5月,當?shù)靥禺a(chǎn)的一葉蘭及森氏杜鵑、牡丹、芍藥、紫藤、金雀兒、毛地黃陸續(xù)報到,國際級的一葉蘭,因一片葉而得名;中高海拔常綠小喬木的森氏杜鵑,也是臺灣特有種;外貌像風鈴成串的毛地黃,有紫、黃、白三種顏色,因造型討喜,常引人親近,然其身含劇毒,碰觸不得。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