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電影表演藝術(shù)家孫道臨。 中新社發(fā) 宋健浩 攝
影迷觀眾只曉得孫道臨演過眾多難忘的角色:《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渡江偵察記》中的李連長、《不夜城》中的資本家、《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雷雨》中的周樸園……執(zhí)導過不少優(yōu)秀影片:《繼母》、《雷雨》、《非常大總統(tǒng)》、《詹天佑》……為《哈姆雷特》、《白癡》、《列寧在191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配音膾炙人口,朗誦李白、杜甫、陸游的詩詞感人肺腑,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大學念的是哲學。
這位祖籍浙江嘉善的傳奇人物,出生地卻是北京薪司附近的四合院。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念的是名氣很響的崇德小學,兒時的他個性內(nèi)向,卻有點兒反叛精神,覺得四周的胡同太窄小而緊鎖了一顆動蕩的心,覺得學校的功課太死板,氛圍也過于沉寂而束縛了個人興趣的施展。于是,他下了課常常拿了自制的大鵬風箏穿過胡同來到皇城根下,在一片田野里盡情放飛,心情也象風箏般蕩揚起來,天空是如此湛藍,田野是如此遼闊。他立志長大后要象大鵬展翅那樣高翔,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上了中學,他果真被老師同學稱為神童,15歲就寫成短篇小說《母子倆》,發(fā)表于題頭為“大鵬”的校刊上。小說的人物來自于他上學路上常見的貧民窟眾生相:垂暮的老人、打架的乞丐、拾荒的女孩,故而真實感人、轟動全校。他就是憑著這股子才氣順順當當?shù)乜既肓搜嗑┐髮W哲學系。本來,沉默寡言善于思索的他與哲學結(jié)緣如魚得水,整天沉湎于古希臘的遐想與柏拉圖、康德的思考中,求索思想之哲理、人生之奧秘,與此同時,未名湖的波濤塔影、鐘亭畔的霞光夕照仍會激起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仍與詩文同體,他在《燕園集·細柳》中一首《風的預感》詩中寫道:今夜是低氣壓的夜/難道怪罪于我的敏感嗎?/我看見一個大風圈擁著湖水/群樹在月下睡眠著/可是我卻獨自醒來了……這首詩被他的校友黃宗江激賞,一次偶然的機緣終于改變了他的人生走向,當時,生性豪放的黃宗江正自譯了獨幕話劇《窗外》,一次路遇孫道臨悄悄跟蹤了好一陣子,越看越覺得他象劇中男主角,情不自禁地講起了劇情,并力邀他出演。學藝術(shù)的打動了學哲學的,孫道臨答應試試看,想不到演出一舉成功,從此一發(fā)不可收,又演了《雷雨》、《鍍金》、《生死戀》等劇,成了名揚全校的瀟灑小生。由此他放下哲學書,一頭栽進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戲劇理論。幾年后考入唐槐秋的“中旅劇團”,與黃宗江一起開始了從藝生涯。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