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報上讀到一則電訊,說歷史故事《趙氏孤兒》里的孤兒藏身的古廟已修茸一新,將作為歷史古跡對游客開放。并說,這個古廟在山西省孟縣的藏山。
《趙氏孤兒》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當時,晉國大夫趙朔的全家被奸臣屠岸賈殺害。趙氏門客程嬰犧牲了自己的嬰兒,配合大臣公孫杵臼和韓厥,舍命將趙朔的遺腹孤兒趙武救出并隱藏起來。趙武長大后,聽程嬰講述了自己全家被害始末,終于殺死仇敵。這個義勇感人的故事,在元代被寫成劇本《趙氏孤兒》,清代被譯為法文,流傳國外。在國內(nèi)流傳的即是京劇《搜孤救孤》。
但是筆者所知道的趙氏孤兒藏身處并不在山西省孟縣,而是在河北省邢臺的趙孤莊!缎吓_縣志》上記載著“趙孤莊在城西北二十五里處,相傳程嬰匿趙武處。”四十年前我曾專程游歷過此地。
趙孤莊在邢臺西北的丘陵地帶,西邊山嶺重疊,東邊是是荒崗壘。村子座落在山凹處。古代這里有茂密的松林,隱藏起孤兒趙武來自是很安全的。記得我那次出了邢臺城,沿途打聽趙孤莊的所在,一路上穿過泉水積聚的冰河,走過縱橫交錯的溝壑,曲折逶迤,非常辛苦,想當年屠岸賈遍尋孤兒不著,也是可以理解的。
趙孤莊的村民不多,住房多用石塊壘成,隨山坡高低斜坡建筑,錯落不齊,卻別有情趣。村南有一塊平坦的土地,相傳是趙武長大后的練兵場,村民稱“校場”。村西有一片山崗坡地,相傳是趙武養(yǎng)馬的舊址,村民稱為“馬場”。在“馬場”之西,有個高大的山崗,長滿荒草雜樹,傳說那里有趙氏孤兒墳。有這么多傳說,所以這小村莊名為趙孤莊。
邢臺在歷史上確實與趙氏有關(guān)系。春秋時,邢臺屬晉公管轄。后來,趙氏孤兒的后世子孫建立襄國,就建都邢臺。進入戰(zhàn)國時期,韓、趙、魏三家分晉,趙國建都邯鄲,所以邯鄲也有關(guān)于趙氏孤兒的古跡和傳說。
戰(zhàn)國時期,趙王在邯鄲為營救孤兒的韓厥、程嬰和公孫杵臼立祠。到明代萬歷年間,建了“三忠祠”;清乾隆時更名為“三義祠”。為紀念趙國的賢臣藺相如、廉頗、李牧和趙奢,乾隆又修建“四賢祠”;其后,將“三義祠”和“四賢祠”合并,建為“七賢祠”!捌哔t祠”作為歷史古跡,是邯鄲的一處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