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窮到只剩下錢了?”在臺灣就看到此間媒體醒目地提出了這個問題,起因是12月5日臺灣權威部門發(fā)布環(huán)境報告顯示:臺灣地層下陷面積已達865平方公里,部分河川污染程度達90%。
可惜這樣的聲音被當時的“選舉”造勢所淹沒。事隔短短的4天,因黑面琵鷺而在世界知名的臺南縣曾文溪口傳來消息:42只黑面琵鷺倒伏于它們的越冬地——曾文溪口黑面琵鷺保護區(qū)的淺灘,當天便有30只死亡;隨后的二三天時間里,黑面琵鷺死亡數(shù)直達54只。12月19日又傳出9只黑面琵鷺中毒的消息,1只當場死亡。到目前為止,黑面琵鷺已在臺南曾文溪口它的保護區(qū)內中毒死亡達64只。
黑面琵鷺是全身潔白的大型涉禽,因臉部戴一小黑面罩、嘴扁長形似琵琶而得名,已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全球最高紀錄未超過1000只,僅在東亞地區(qū)出現(xiàn)過。這個脆弱的物種在一周之內,在它們的主要越冬地臺南縣曾文溪口減少了6%,這是一個多么令人震動而心驚的數(shù)字!
更令人心驚的是這一生態(tài)慘劇中人的種種表現(xiàn),政府主管部門先判定黑面琵鷺的死因為“長途跋涉、體力不支、受寒凍死”,令記者瞠目結舌。雖說候鳥的遷徙現(xiàn)象仍是科學界的謎團,但長途跋涉是它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年年春去冬來,何談體力不支?所謂的寒流,當時也在攝氏10度左右,而且黑臉琵鷺有數(shù)百只,為什么只凍死了這幾十只?這種哄孩子的話也好意思拿來向社會交待?
臺灣媒體稱:“他們害怕承擔責任!”接下來幾天的解釋只得翻新,但每次都不能自圓,最后的結論是黑面琵鷺因饑不擇食,吃了平日不吃的死魚蝦,死魚蝦含有肉毒桿菌而令黑面琵鷺中毒身亡。對于這個已經被大家接受的結論人們仍然有話要問:黑面琵鷺緣何在多年的越冬地找不到食物?既然是保護區(qū)哪來那么多的劇毒死魚蝦?為何其他的鳥類和動物沒有因此中毒斃命?
如果不肯承認黑面琵鷺的棲息地已經惡化,并以科學的態(tài)度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欺人者將自欺,黑面琵鷺仍處險境。這個不到千只的極度瀕危物種,還有多少時間來承擔這種仍然說不清、道不明、止不住的中毒?
更加諷刺的是,黑面琵鷺已經成了臺灣環(huán)保成就的象征,臺南縣曾文溪口因此而登上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有關方面出席各種國際環(huán)保會議,世界各環(huán)保組織紛紛到臺南考察,黑面琵鷺的倩影出現(xiàn)在臺灣的年歷、宣傳品、甚至新版旅行證件上。但盛名之下,黑面琵鷺卻集體死亡,而且10多天過去仍沒有拿出一個有科學依據的令人信服的死因,更不用提開出藥方、控制事態(tài),這除了讓人憂慮棲息地環(huán)境惡化、管理部門不負責任外,也讓人懷疑其對黑面琵鷺的真實的研究水準。
地處臺南縣的曾文溪口濕地是臺灣碩果僅存的三大濕地之一。1985年,業(yè)余觀鳥者郭忠誠在此發(fā)現(xiàn)百余只黑面琵鷺,令國際環(huán)境保護界開始關注曾文溪口。1989年冬,到曾文溪口過冬的黑臉琵鷺達190多只,而當時全世界的記載只有288只,曾文溪口因此名聲大噪。
在民間環(huán)保組織的愛護與世界關切的目光里,到曾文溪口越冬的黑面琵鷺與年俱增。此次中毒事件前黑面琵鷺在此曾高達705只,超過全球總數(shù)的70%。曾文溪口的黑面琵鷺其實早已不只屬于臺南或臺灣,它是大自然數(shù)億年孕育而成、不小心會在瞬間滅絕的珍貴物種,應被全世界共享。
據了解,此次黑面琵鷺集體死亡絕非偶然,陰影一直在曾文溪口與黑面琵鷺相隨。發(fā)現(xiàn)黑面琵鷺種群的第二年即1986年,當?shù)卣尤粚⒑诿媾樀臈⒌匾?guī)劃進工業(yè)園區(qū);1992年,到曾文溪口考察的國際環(huán)保專家發(fā)現(xiàn)被槍殺的黑面琵鷺;為招攬更多觀賞黑面琵鷺的游客,臺南“縣政府”曾意欲破壞大片濕地修公路、停車場。
此舉致使有百姓投書政府高喊:“饒了黑面琵鷺吧!縣長大人!”一方面借黑面琵鷺揚名生財,還高唱環(huán)保頌歌;一方面置黑面琵鷺的生死安危于不顧。鳥兒無言,但這一次它們以僵硬冰冷的尸體在尚有良知的人間寫下了候鳥的悲歌。一位臺大醫(yī)學院教授指著天上的鳥兒無柰地對記者說:“它們沒有選票,也不會游行示威”,言下之意它們很難得到政客的拉攏與照顧。果真如此,如果只顧急功近利地選舉,而不真正在乎關系臺灣未來的環(huán)境問題,這就不僅是候鳥的悲劇,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曉星 吳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