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è)的農民工
中新網鄂爾多斯3月8日電 題: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è)的農民工
中新網記者李愛平
清理垃圾、丈量樹苗土地位置……3月8日上午,張?zhí)煊蠲Φ貌豢砷_交。但他很快樂,“終于不用去別處找活干了?!?/p>
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qū)哈巴格希街道的張?zhí)煊?,是一名進城農民工。早幾年,每到春節(jié)過后,他都要找朋友打探、詢問“哪里有活干”。
今年張?zhí)煊畈挥脼榇朔赋盍恕K土硗?名農民工組成了一個團隊,負責康巴什區(qū)哈巴格希街道的園林綠化養(yǎng)護工作。

“合同是從去年4月份簽訂的,一直簽到了今年5月份,到期后再簽。”張?zhí)煊畲致怨浪懔艘幌?,僅園林綠化養(yǎng)護這項工作,每人就能收入6萬元左右。
“在這里干活,工資不會拖欠。”張?zhí)煊罡嬖V記者,這一切要感謝康巴什區(qū)政府及時推出的“以工代賑”好政策。
旨在鼓勵進城農民工在家門口就業(yè)的“以工代賑”項目,受益的還有王學平、張全為等人。他們或承攬當地的園林綠化養(yǎng)護,或承攬當地節(jié)慶期間氛圍營造的亮化等工作。受訪時,這些進城農民工皆認為,“工作之余,還可接送孩子,省卻了很多煩惱?!?/p>
2004年,康巴什區(qū)在一片沙漠中應運而生,張?zhí)煊畹热俗鳛楫數赝辽灵L的農民,自然成了生態(tài)移民戶。
“當時,政府給我們蓋了房子,還給各種補貼,但想外出打工必須背井離鄉(xiāng)?!睆?zhí)煊罡嬖V記者,為了生活得更好,他在過去20年間一直在外務工,直到去年他獲悉了“以工代賑”的新政策,這樣的局面才結束。

“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在當地承攬一些項目?!比ツ?月份,張?zhí)煊钔ㄟ^關注康巴什區(qū)的公眾號知悉這一切后,他迅速申請,幾天后當地街道就給予了答復,“找工作太快了?!?/p>
楊春文是康巴什區(qū)哈巴格希街道的黨工委書記,也是康巴什區(qū)“以工代賑”項目的輪值負責人。他介紹,目前,康巴什區(qū)共有240支農牧民勞務隊,共計分配“以工代賑”項目140個標段,合同金額約3900萬元。
“現在康巴什區(qū)推行的‘以工代賑’項目,在整個內蒙古地區(qū)是獨一份?!睏畲何耐嘎?,為了更加完善該項目,現在當地多個街道正在建立“勞動力信息庫”,并嘗試實行“勞務輸出”。
“這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è)的農民工,原本就有一技之長,現在他們主要涉獵的工種是電工、瓦工、貨卡司機等。”楊春文認為,經過有關部門大力培訓后,這些進城農民工的市場競爭力也會逐步增大。
“我們推行的‘以工代賑’項目,在收益分配上,除了支付進城農民工工資外,還拿出一部分資金對當地老年人等群體給予幫扶,以此跑出‘共同富裕’加速度。”楊春文說。
楊春文告訴記者,為了實現這一利好政策,目前,康巴什區(qū)社會各界正在努力挖掘和引導各街道、社區(qū)、企事業(yè)單位、民營企業(yè)中符合“以工代賑”的項目。就在記者采訪他的當天,他的微信中又傳來一條相關信息。(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04月04日 09:48:51
- 2025年04月04日 09:40:16
- 2025年04月03日 17:06:14
- 2025年04月03日 15:42:34
- 2025年04月03日 15: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