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周記(2006年4月2日~4月8日)
消費稅漲了,隨后就有車價也要漲;油價漲了,出租車的租價也要上漲,四月份似乎注定要跟漲價密切相關。
上周編者去上海出差,正巧趕上"建立出租汽車運價油價聯(lián)動機制聽證會"聽證會的當天,上海的出租車要么會調整現(xiàn)有起步里程,要么會收燃油附加稅,總之就是漲價。
于是編者很自然的和上海的出租車司機聊起了這兩個提案,出乎編者預料的是,幾個出租車司機對于漲價的充滿了反感。一位姓繆的司機非常擔心起步價提高之后短途乘客會全部流失,生意更難做,而另一位姓吳的師傅半開玩笑的說:"起步增加一塊錢?那我要準備一后備廂的零錢給客人找錢用!"無獨有偶,回到北京之后,在首都機場"趴活"的司機透漏給編者一個"內部消息",北京的出租車要漲到每公里一塊八到兩塊,隨后就是抱怨生意會越來越難做。
編者認為,隨著油價上漲而漲打車錢實在是一個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的生硬辦法?梢赃@么說,在油價上漲之后,最受影響的就是出租車行業(yè)。現(xiàn)在的問題是,這個油價調整的風險該由誰來承擔?砍鲎廛嚌q價來規(guī)避風險,付出代價的是多掏打車錢的普通老百姓,是擔心增加空駛率的出租車司機,可是出租車公司卻在收足"車份兒"之后旱澇保收。編者找不任何出租車公司應該不承擔油價上漲風險的理由,更想不出打車的老百姓多掏一塊燃油費的合理性。
《中國財經(jīng)報》的一篇文章表達了和編者同樣的觀點,文章質疑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把困難全分攤在"大多數(shù)還奔波在奔小康的路上的"老百姓身上做法的合理性。企業(yè)從商當然是不能虧的,但是不能少賺一點嗎?文章稱,"事實上,北京的出租車公司利潤大幅高于全國同行是有目共睹的,因為總有人以出租車飽和為由禁止其他人進入北京出租車經(jīng)營領域。實際上,只要看看北京隨處可見的'黑車',大家就清楚市場是否飽和了。"
在消費稅調整和油價上漲之后,消費者更加關注揪心于車價的變化。據(jù)《京華時報》報道,東風本田CR-V在4月3日率先上調了廠家指導價,成為第一個"扛不住"消費稅的廠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本田在中國的另外一家合資企業(yè)——廣州本田卻做出截然不同的承諾,廣本副總經(jīng)理付守杰在思迪下線的儀式上宣布,消費稅上調對廣本所生產(chǎn)車型造成的成本上漲將全部通過管理環(huán)節(jié)內部消化,而06款飛度更在上市之后就降低了售價。
已經(jīng)有很多朋友讓編者預測消費稅對未來車市的影響,更多的人在打聽該買輛什么車合適,或者應該相信哪個廠家的廣告。編者覺得,消費稅是國家向廠家直接征收的,根本不反應在零售價格上,即便2.0L排量以上車型稅率有所提升,但業(yè)界也公認這個市場的利潤很高。
一個連消費稅都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廠家,很難談得上愿意為消費者生產(chǎn)出什么貨真價實的產(chǎn)品,如果廠家連這么一點成本都不能在內部消化,你也很難對廠家的管理能力、經(jīng)營能力抱有信心,又怎么能信賴他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和未來的服務呢?
就勢漲價的廠家首先就是心虛,消費者也知道該怎么做。(郜威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