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伊斯梅爾·馬達:中國經驗如何啟示非洲推進現代化?
中新社福建武夷山3月25日電 題:中國經驗如何啟示非洲推進現代化?
——專訪津巴布韋執(zhí)政黨津民盟黨屬智庫契特波思想政治學院院長伊斯梅爾·馬達
中新社記者 薄雯雯

以“文明互鑒與現代化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意義”為主題,第二屆武夷論壇近日在福建南平舉行。
在“中國之治與中國式現代化”平行分論壇間隙,津巴布韋執(zhí)政黨津民盟黨屬智庫契特波思想政治學院院長伊斯梅爾·馬達(Ishmael Mada)接受了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發(fā)展經驗為非洲提供了有益啟示,給予非洲發(fā)展信心。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首次參加武夷論壇有何感受?
伊斯梅爾·馬達:這是我第一次來到中國,一切對我來說都很新鮮。通過此次活動,我認為中國人民很好地保護了自己的文化,并且致力于文化的投入,這有助于中國的迅速發(fā)展。我的感悟是,一國若擁有強大的文化,便一定會取得成功,因其能夠從自身文化中找到本土化解決方案,而外部壓力始終是有限的。

中新社記者:您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何看法?中國的經驗對于非洲有何啟示?
伊斯梅爾·馬達: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發(fā)展迅速,使其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面對巨大的人口規(guī)模,中國首先強調自身發(fā)展,思考如何養(yǎng)活14億多人。為此,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解決了溫飽問題。14億多人口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可以看到中國的制造業(yè)和工業(yè)都實現了蓬勃發(fā)展。
中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yǎng)活了14億多人口,這表明通過學習中國的經驗,擁有占世界超60%可耕地的非洲完全可以養(yǎng)活自己,甚至養(yǎng)活整個世界。我衷心感謝中國共產黨與我們分享中國經驗,這幫助我們開展自身的內部改革,以應對不斷演變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適應內外形勢變化,我們將繼續(xù)追求經濟和自身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非洲是“希望的大陸”,擁有年輕的人口與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希望通過中非合作論壇這一平臺,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非洲與中國都追求和平、反對戰(zhàn)爭。我相信,通過南南合作,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更光明、更和平的世界。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非洲現代化進程主要面臨哪些挑戰(zhàn)?
伊斯梅爾·馬達:主要挑戰(zhàn)來自于殖民主義遺留的經濟問題。部分西方國家的勢力雖在非洲戰(zhàn)略性收縮,但仍對非洲感興趣,并制定了一項我們稱之為“新殖民主義”的新戰(zhàn)略。這些國家假意給予非洲國家政治獨立,但本質上仍通過政治干預等手段控制著非洲的經濟,覬覦非洲的資源。因此我們在經濟上并不自由,仍受制于某些西方國家。
以津巴布韋為例,主要以農業(yè)、礦業(yè)為經濟支柱。當我們實現獨立時,西方便撤資了,殖民時期留下的機器設備已經過時。由于遭受制裁,津巴布韋的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狀況嚴重惡化,交通、醫(yī)療等服務體系面臨崩潰,是中國政府伸出了援手,提供了能源支持、技術轉讓以及基礎設施援建,我們對此十分感激。
中新社記者:中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軟件DeepSeek近來廣受關注。您如何看待科技創(chuàng)新對于推進現代化的作用?
伊斯梅爾·馬達:我聽說DeepSeek一經推出,便令美國股市震動。
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對我們來說無疑是好消息??萍紕?chuàng)新是推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反腐為例,如果一些工作崗位是由人工智能機器人來擔任,人們就無法行賄,這是打擊腐敗的一種新策略??萍紕?chuàng)新有助于消除現代化發(fā)展面臨的阻礙。津民盟黨也在通過采用數字技術來提高組織效率和治理能力,以實現黨的運作現代化。
中新社記者:您是否擔心人工智能會搶走年輕人的工作?
伊斯梅爾·馬達:不,人工智能并不會搶走他們的工作。相反,人工智能將催生出一批新的崗位,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我們的農業(yè)、礦業(yè)以及林業(yè)等領域都將在技術助力下實現大規(guī)模開放,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中新社記者:如何能讓中國和津巴布韋兩國青年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伊斯梅爾·馬達:我們需要加強文化交流,讓更多非洲學生赴華學習科學和技術,與此同時,更多中國年輕人也可以來非洲進行交流。如開展體育交流活動,這能夠讓我們更加迅速地熟悉彼此。(完)
受訪者簡介:

伊斯梅爾·馬達(Ishmael Mada),津巴布韋執(zhí)政黨津民盟黨屬智庫契特波思想政治學院院長。

相關新聞
東西問精選:
- 2025年03月30日 18:32:29
- 2025年03月25日 22:34:29
- 2025年03月24日 21:57:54
- 2025年03月24日 20:37:34
- 2025年03月22日 20:55:19